鱼圆要用到白面,虽说每次加的不多,可自家能磨的话,何必多花铜板?盼儿想办法将麦子磨的细一点,白一点。当然刚开始时没什么经验和技巧,隔壁的李二婶见了,就过来跟着一起研究。
后来发展成整个小顺村的人一起,男女老少都有,每天只要他们空闲了,就会过来转悠一圈,再讨论两句这样那样的。
每当这个时候,盼儿就会坐在自家屋门前,他们看热闹闲聊,盼儿就紧着将大哥的衣裳裁剪了。
褐色的麻布确实厚实,新买的剪子用着有点磨手,盼儿用麻线将把手缠了才好一点。
短褐好裁剪,对于盼儿这样的孩子来说,学会用剪子的时候,就差不多会用针线了。
等针线熟练,裁剪缝衣也就会了。大概是女子天生就学的快,也可能是织女照耀着天下的勤劳女子。反正盼儿很早就会了。
第一天的时候,剪裁和两个袖子很快就缝完了,盼儿也不只是做衣裳这一件事,家中的两餐饭,还要洗衣裳,去后崖看菜地,配鱼圆的汤底和干料,又得挑水,不时还得翻晒一下晾着的虾皮或者别的海货。
叶青竹跟着孙家大哥和孟大哥出去打听商队了,想要自己走出去,就得多了解一下行情和这一路上的情况。又要去县衙办路引,还得想法子找车装货,防雨的油布也要买。
盼儿光听着都累,但是已经走到这一步,想法在几人脑子里挥不去,中途放弃都不怎么甘心。
第三天晌午,阵脚细密的一件短褐做完,又开始裁剪裤子。为了方便大哥装路引,短褐里边还缝了一个内兜。
第五天,一套新衣已经穿在叶青竹身上,而小顺村三个年轻人也准备了三车海货,向着最近的邹海城出发。
为了拿这批货,叶家将大家的鱼钱结算了一遍。如此一来,大哥虽然带上不少煎饼和芥菜丝做干粮,家里的银子还是大都让大哥带上了。
都说穷家富路,现在不是他们逃难的时候,能带走的,都给大哥了。
叶家一下子又没什么银钱了。这时候野物也肥,有钱人都爱吃个新鲜,同心圆子卖的就不是很好。
盼儿带着雅儿加急给三哥四哥做厚衣裳,脑袋里想着怎么帮他们。别的不擅长,盼儿只能让他们带上自己做的海带丝,有买圆子的,就用筷子夹上一团送给人家吃。
盼儿的海带丝里放了蒜末和一点点芥子油,属于口味重的一道小菜。
两人不想拂了妹妹的心思,痛快的带上了。两个丫头天刚亮就做针线,等到看不清了才放下。到后来,两人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上都是水泡,碰一下就钻心一下。
人还冻着呢,盼儿狠了很心,将泡刺破,用灶膛里的灰抹了下,缠上麻线勒紧。雅儿也想照做,被她拦下了。剩的不多,她算着日子应该可以。
十月底的时候,除了盼儿和菱角,其他人都换上厚衣裳。菱角中间是想帮忙的,可出乎两个妹子的意料,这位姐姐,竟然是一针下去,将线系个死结,剪断余线,隔一指宽再重复一遍。
巴掌大的缝,大小不均的都是线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