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义军一弓兵

第348章 亩产千斤

时间一天天过去,家里的玉米地如约长出了玉米棒子,陈星河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来了,施用了化肥并不是光长叶子,也还是会结玉米棒子的,就看能长多大个了。

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看着玉米杆上那些又大又饱满的玉米棒子,陈星河知道今年的玉米铁定大丰收,产量估计比以往要高出一大半。

在县里化肥推广人员的见证下,在村里乡亲们的围观下,玉米地的产量终于出来了,3亩玉米地,最终收获了3100斤玉米,平均亩产1000来斤。

“嘶,亩产千斤!”围观的乡亲们都倒吸了一口凉气,产量竟然有这么高,平时玉米亩产达到五六百斤已经算是高产了,用过所谓的化肥之后,亩产量竟然达到了千斤,产量足足提高了将近一倍。

玉米亩产千斤放在在后世根本不够看的,要知道后世的玉米平均亩产一般都能达到1500—1600斤,但考虑这个时代的玉米没有进行过育种,能达到这样的产量已经很不错了。

“这化肥简直是种地神物,太神奇了。”老王啧啧地感叹道。

“乡亲们,看到了吧,化肥的效果非常好,大家要想获得大丰收,还得施用化肥,现在购买化肥有补助,以后就不一定了。”化肥推广员向周围的老百姓宣传道。

有了示范户的示范作用,一些农民们终于慢慢地开始接受了化肥这个新鲜事物,并开始尝试着使用化肥,施用化肥田地也慢慢增多起来,带动了更多的农民使用化肥。

------

光阴似箭,五年过去了,这五年时间里大华朝经历了难得的五年和平时光,没有跟其他国家发生冲突和战争,专心的发展国内民生和经济。

这五年宝贵的和平发展时期让大华朝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随着蒸汽机和大量机械在生产中的应用扩大,布匹、自行车等生活用品的价格也大幅降低,基本实现了穿衣和出行自由。

随着化肥的推广,全国田地化肥的使用量逐年增加,农业产量也因此逐年提高,农作物的价格逐渐降低,食物在普通老百姓家庭的支出逐渐下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的科技的发展,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纺织产业机械化,让布匹价格大幅降低,让老百姓基本实现不再为穿衣的问题发愁;随着化肥的推广应用普及,粮食产量大幅提高,粮食价格逐年下降,争取让普通老百姓家庭的食物支出系数达到60%以下,基本实现温饱的水平。”李向东在年终总结会上说道。

李向东借用了后世的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创建的恩格尔系数,创立了食物支出系数,用来评估普通老百姓的富裕程度。

恩格尔系数就是一个国家的百姓家庭中用于食品的支出所占家庭收入的比例越低,说明说明国家就越富裕。

恩格尔系数大于59%为贫困,在50-59%范围为温饱,在40-49%范围为小康,在30-39%范围为富裕,小于30%范围为非常富裕。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风流小太监
风流小太监
穿越后被女帝捉去当假太监,奉旨稳住后宫。女帝冷笑着说:“办不到就杀头!”苏铭半喜半忧,心想要能活下去,必须给她带点儿绿。不过作为一个穿越而来的猛男,苏铭也绝不甘心一直做个假太监,趁此机会也在提升实力,步步为赢……
何北
假太监:从攻略恶毒皇妃开始
假太监:从攻略恶毒皇妃开始
穿越古代大楚王朝,开局被皇妃拿捏假太监身份。为了保住小命,萧辰一不做二不休,翻身农奴把歌唱。怎料反倒因此意外收服皇妃,从此一步一步爬到最高。敌国诗仙笑我大楚无人?快去寻萧公公!蛮族大将嘲讽我大楚将军手无缚鸡之力?再去寻萧公公!眼看这大楚天下没了自己也玩不转,萧辰索性也不想打工了。“陛下,你挪挪位,这里还是换我坐吧!”
汉唐风流
我在大唐有家商场
我在大唐有家商场
杨宇是一名二本大学的大四即将毕业生,同时还是一名富二代,在和同学拍完毕业照以后。就接到了来自自己老妈的电话,问他什么时候回家,她好和自己的老爹出去旅游,要他回去照看自家的商场。于是杨宇听从自家老妈的安排,回家照看自家的商场,让老两口出去旅游。然而意外发生了,在他在自家商场的一间休息室睡了一晚上以后,杨宇发现自己连带着自家的商场来到了大唐贞观元年,并且商场还发生了变化。于是杨宇打算当一个守着自家商场
爱吃五粮陈的荣成吉
大史记
大史记
历史纵横
烟楼唢呐
大宋:一统华夏从救岳飞开始
大宋:一统华夏从救岳飞开始
开局穿到宋高宗三岁儿子身上。当了十几年的苦逼太子,刚上任就面临宋金议和,岳飞生死的棘手问题。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有志青年,当然是要上奏父皇,斩小人,救忠臣了。前斩秦桧,后就被拥护为帝。看着指着他气得说不出一个字的昏君。赵旉:“父皇,您安心去吧。”至于剩下的天下残局。年少天子大手一挥,重用名将,科举选才!大宋军团重整待发,抗金灭辽!至于民生?农作物产量只增不减,航海的船只货满船仓!华夏一统,名载千古!
无悔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