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少数奸佞之辈上疏攻击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一份奏疏居然在内阁和皇上那儿通行无阻,还被发到三科六部讨论,这岂不是对他人格的污辱!
这说明他已失去皇上和内阁的信任。
早就听说内阁官员对他固执己见、不听劝阻的脾性颇有微词。士为知己者死。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皇上和内阁如此败坏他的名声,他还如何在官吏们面前发号施令?陆光祖是自尊心极强的人,想来想去,他决定辞职还乡。
虽然同僚和属员们百般挽留,无奈陆光祖去意已决,再也听不进任何劝阻,执意回原籍老家。
陆光祖是个责任心很强的官吏。别人卸任前,往往是草草地交待一下便走,而他却是把管辖之下的诸般事务细细地归纳、整理清楚,一丝不苟、条理分明地交给继任者孙珑,生怕遗漏或耽误了什么事。
临行之时,他突然想起明年(癸巳,万历2 1年,1 5 9 3年)。要大计京官,须得由吏部正直、得力官员主持。顾宪成是一个,此外,还非得把性情耿介的赵南星请回来不可。没有他主持,这次考核还有可能像以往那样,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弄个糊糊涂涂,不了了之,考核也就走了过场。
想到此,他连夜写了奏疏,直接送给万历皇帝。万历看到陆光祖临去任前还为国分忧,仿佛看见了这位官吏一颗赤诚之心!他心中一阵感动。同时,也为将疏奏发三科六部讨论内疚。此等忠于皇室之臣,绝不会是专权结党,反对皇上的奸臣贼子!这种人不但不应该排挤打压,还应该提拔重用!
但考虑已批准他回乡,再挽留恐也无用。想起陆光祖过去的种种好处,万历皇帝有点懊悔。唉,来不及了。
他看完陆光祖的奏疏,见字字句句都洋溢着忠心报国之志。万历皇帝决定,对他临走之前的奏疏,一定认真对待,按照去做。
首要一件事是批准重新起用赵南星,并提升为吏部考功司郎中(正五品)。陆光祖怕南星不肯出山,还写了一封亲笔信,专门派吏部官员顾宪成及御前太监到真定县高邑东关村,去催促赵南星还朝就职。
把这一切安排妥贴之后,陆光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然后收拾行装,踏上了回乡之路。
秋天到了。在这个收获季节,庄稼人虽然繁忙而疲累,但心中却充满幸福和甜蜜。
早在南星任汝宁府推官之时,因家小不在身边,除了吃饭外没有更多花销,就积攒了一些银两,在老家买了几十亩薄田,雇几个长工耕种。经过全家人和长工们一起辛勤耕耘,这些田地变得肥腴起来。除了供全家的吃用、付长工的工钱外,还有了一些盈余,大家心中十分满足。
这一年,秋庄稼长得格外肥壮。谷子肥壮得赛过缰绳头,玉米早早地露出了金灿灿的笑脸,花生像一群猴子似的团团地围在棵下嘻戏,山药像穿兜肚的胖娃娃似的红润可爱。
没日没夜的劳作,拚死拚活地收完秋,终于让所有田地的粮食归了仓。
随着耧铃清脆的响声远去,一垄垄嫩绿的麦苗就从地里拱出来。这时候,忙了一年的庄稼人就该好好地休憩一下身心了。
场光地净,南星就又钻进了书斋,还抽空给学生们讲讲课,指导一下参加科考的要点。
“喳喳喳喳!”清晨,茂密的白杨树枝头上的喜鹊就欢快地叫了起来。
两名长工正在打扫院落。孙黑子笑着说:“喜鹊叫,好事到。老爷,今天肯定有好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