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是明代着名政治家、改革家,自明神宗万历元年到万历十年担任内阁首辅。
张居正受先帝之托教导和辅佐年幼即位的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帝),并主持朝政。
张居正辅导明神宗读书,教导明神宗要勤政爱民、节俭治国。
有时候张居正态度十分严厉,因此明神宗对他又敬又惧。
当时针对明朝官场腐败、军备废弛、国家财力匮乏的局面,张居正在辅政期间大力推行改革运动。
并且还得到了皇室支持,史称“万历新政”。
新政重在整顿吏治、增强国防力量和赋税改革。
张居正推出“考成法”,对公务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考核。
重用戚继光、李成梁等镇守北方边境,整顿军务,加强边防守备。
使得北方地区恢复安定,重新丈量士地,以此为基础,实施一条鞭法的赋役制度,减轻了农民百姓负担。
让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到张居正去世时,政府积蓄的钱粮可用八年以上。
经过张居正的努力,腐朽的明王朝又重现生机,时人称他为“救时宰相”。
但是改革触动了大批官僚、缙绅等保守派的利益。
在张居正死后不久,改革成果被破坏殆尽。
在这以后的几十年中,随着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发展,明王朝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
明神宗年幼即位,内阁首辅张居正依照先帝遗命,担任辅政大臣。
书房中。
张居正正在一旁督促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帝),潜心学习看书。
“陛下,现在大明面临内忧外患,你要早日担负起身为一个君主的责任啊!”
“是,先生!”明神宗合上书本,点了点头。
“臣会对陛下悉心教导,陛下也要勤学善思才行。”张居正微微一笑道。
“是,好的先生。”明神宗答应了下来。
张居正在主政期间,对明朝的军事、政治和经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一名太监对明神宗道。
“张大人曾支持戚继光狠狠教训了进犯边关的蒙古骑兵。”
“嗯,这可真威风!”
“后来北方边境地区就安定多了。”太监继续道。
“可是为什么不乘胜追击,彻底消灭他们呢?”闻言明神宗很是疑惑不解,说出自己的问题。
这时张居正走了进来,当他听到后就向明神宗,开口做出了解释。
“我们目前跟蒙古方面相互贸易,双方相安无事,边关安定,所以又何必再动刀兵呢?”
“这……可是……”
“陛下!”张居正直接打断了明神宗想要说的话,“您以后考虑事情,一定要以大局为重。”
“切勿因小失大!”
“我明白了,先生。”
“臣打算进行一次全国范围的财政改革,惩治腐败,厉行节约。”
“如此一来,以后臣改在早上来给陛下讲课,这样就可以省下灯油钱了。”张居正提议道。
明神宗:“……”
对此感到无可奈何,非常的无语,不知该说些什么。
“唉!”见到张居正走后,明神宗叹了口气,“先生什么都好,就是太严肃太小气了些。”
为了扭转财政困局,张居正开始在全国丈量土地,实行“一条鞭法”。
顾名思义:
就是用一条长鞭的形式丈量土地,以此进行划分。
“这下好了,再也不用多交赋税了。”
“是啊,谁家田也别想藏着掖着。”
“而且算起来我们农户的负担,减轻了不少呢。”
“嗯,对于我们来说,真是太好了。”
两个百姓农户正在相互讨论。
“哼,你们高兴,我们可惨了!”一名缙绅见状冷哼一声,狠狠的说道。
皇宫中。
一名太监正在跟明神宗说张居正的事。
“陛下,张大人推行“一条鞭法”,好多人背地里意见很大。”
“哦,大家都说了些什么?”闻言明神宗挑挑眉,疑惑的问道。
“大家都说张大人把国库填满了,却失去了人心,看他能够坚持多久。”
明神宗听后并未过多在意,“国库满了,跟朕的开销也没有什么太大关系。”
几天后。
“可恶!”明神宗很是震怒,“朕想支取十万两银子改善伙食,他都拦着不让,真是太可恨了。”
“唉!”
“不过有些官员还是很赞同变法的。”太监先叹了口气,接着继续道。
“可那也是少数!”明神宗咬牙切齿,愤愤不平。
张居正又推行“考成法”,对官吏进行考核,改变了官吏玩忽职守的腐败风气。
张居正道:“表现不好就给差评,淘汰出局!”
“太好了,我们这些老老实实做事的再也不会吃亏了。”
“看来以后偷懒不好好办公,可是行不通了!”
一直到万历十年,国库存银高达八百万两,太仓存粮可用十年。
而此时的张居正越发年迈起来,岁月不饶人。“
这样张居正很是愁眉苦脸,一脸的忧虑担心。
“张大人,新政硕果丰厚,您又为何愁眉不展?”一名官员见状开口问道。
“我感觉自己时日无多了,只怕所有的成果都会毁于一旦啊!”
“也许很多人正在盼着我早点儿完蛋呢。”
这也正如张居正所料,的确有很多人有如此想法。
就连当今的皇上,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帝),他同样也是这样。
“现在有张居正在一天,朕就只能是个傀儡皇帝!”
“听说他身体很不好了。”
“而且张大人也是为了国家啊!”
“哼,反正朕不管!”
“等到朕掌权的那一天,一定要把以前做不了的事通通做了!”明神宗龙袍一甩,冷哼一声道,内心里已下定决心了。
在张居正死后。
很快,明神宗长期积累的逆反情绪终于爆发,他很快把张居正辛辛苦苦积累的钱财,全部都挥霍一空了。
在这之后,明朝万历年间,明神宗朱翊钧在位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