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之中,《乐经》因此失传,后世遂只传五经,我们华夏先贤的礼乐之道,从此存礼而无乐,大道竟是失却一足。
若不是鲁壁之藏,伏生之功,只怕连《尚书》也要失传了。伏家也因保留了那半部《尚书》之功,世受汉室尊崇,终汉一世,多次与皇家联姻,足见这份功劳,是多么的可贵难得。
但是,又何止是经典惨遭荼毒。
秦一统六合之前,虽处乱世之中,但六国人心好学,学经读经蔚然成风,天下闻名的解经之家,各国都有十数家,一身兼通数经的学者,更是以百十数。
而到了焚书坑儒之后,读书人已被屠戮殆尽,挟书律之后,华夏学问更是一度断了师承,就算是保留下来的这儒门五经,其中随便某一部经典,当时普天之下,竟找不出一人能完全精通。呜呼!连“通一经”这种儒者的基本要求,都已经无人做得到。
而墨、法、兵、名等数家原本传人就少,各自经典,虽有散佚,但所幸的是,后世之时,这些典籍仍时有发现,但各自的师弟传承,竟就此中断。
至于更小的那些门派,更是连典籍都未能流传下来,完全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
班缓抹了抹眼泪:“我师周生自然也没逃出这场大难,我跟从他学习《尚书》七年,只盼平生能通此一经。
谁料只学到七成,我师被召至咸阳。原说少则一年,多则三年,必可东返,谁料竟至殒命咸阳,连尸首都运不回来。
正心思未定,挟书律又接踵而至。我在大惊骇之下,又逢冬日,身染了伤寒,不几日就抛下孤儿寡母,一命呜呼。只恨至死都没办法精通一经,白白背负了儒者之名。
至于儒术,更是丢脸,我一无所学,更无从传为家学。
还是后来机缘巧合,我身死之后,有一不知名高人,将一门奇术,名叫货殖术,传授给我儿班壹。这孩子也争气,躲去边地,专心经营,一家人才免于饥寒。
但我班家,此后有两百多年,再也不敢提及学问家世,而首开其端的,正是我啊,我真是死犹不得瞑目。
我身死之后,因此不肯再入轮回,孜孜游荡于世间,就是为了搞清楚先师身死的真相。也曾千里迢迢,奔赴关中洪泾,寻得坑儒的那个京观。
当时所去不远,又值冬日,尸首尚未大烂,只是碎不成形。四百多具尸首,我飘然其中,逐一看过,竟未找着先师的那一顶头颅。
不过说来奇怪,虽然尸块磥然,俨然小丘,单单以肉眼看去,似乎令人骇然,但实际上,以我这双鬼眼观之,此地倒颇为安宁,隐隐竟透出圣贤埋骨之处特有的那股青紫气,不似一般冤死者葬地那般鬼祟丛生,黑气缠绕。”
班缓又用手略一指与他相伴的其他几个儒生:“这几个人,都是我在洪泾时认识的,情况都与我类似,彼此成群结伴,细细察访,互通讯息,才知道当年还有这些阴阳二坛的事情,但其中又有众多疑点,都无从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