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辈是祖师们早早定下,只是代表祖师对后世的良好祝愿而已,并非说某代以般若见长,某代以禅定见长。教下自从天竺传来东土,从来都是如此!”
那高个子听得这话,仿佛抓住了个天大的把柄,顿时变得无比兴奋,又尖声道:“哧!从来如此,那便对么?!”
那小沙弥听得这句反问,一下子应付不过来,顿时懵了,一扭头,气鼓鼓的挤出人群,走了。
那高个子见对手逃窜,不敢应战,愈发兴奋,站到榜单前的一个高处,看着这些人群,口里直叫道:“从来如此,那便对么?!”围观众人,看热闹也不嫌事大,随之哄笑。
大约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只见那小沙弥又匆匆而来,身后还跟着一个中老年僧人。
这名僧人身材高大魁梧,虽然看上去已有五六十岁,但走起路来虎虎生风,不脱行伍本色,不似一般老僧模样,定睛一看,正是昙邕师兄。
原来,刚才被气走的那个年少的驱乌沙弥,就是昙邕的二弟子,昙果的师弟,法号昙因,时年尚不足十三岁。
佛门之中,呼七岁至十三岁的小沙弥为驱乌沙弥,这其中,另有一番来历。
话说当年佛陀的叔父甘露饭王一族曾惨遭变故,亲族四散,不知生死,其中有两个小幼童,为同族的阿难尊者所收养。
按佛制,年满二十岁,才可受比丘比丘尼戒,成为比丘或比丘尼,得以正式加入某个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