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指出的是,来的虽是不同阵营的代表,但这里没有绿色的。绿色阵营虽然也一直依靠着大陆提升夷州经济,却是边吃边骂娘的主,一心一意跟着自己的主子,无时无刻不抹黑和大陆做ZZ上的割裂。
来的主要是蓝色阵营、白色阵营的代表,蓝色阵营就不必说了,过去一心想“反攻”,他们曾是坚定的“一统”的拥护者,只是谁做主的区别而已。不过近几十年来,也没有停止找“主子”投靠的行为。
白色阵营则是两边都沾一些,又不完全相同,好听点儿来说,就是在两个对立阵营中找出道路来,直白点儿来说,就是在投机,让不是特别坚定的两大阵营中的人选这个看似‘中立’‘折中’的阵营。
他们来这次交流会,也是打着文化同根同源,相互交流的旗号,与ZZ毫无关系。
分开行动后,穆兰接待的算是白色阵营中的一组代表,是去挨着泉城的一个县城。这是白色代表黄先生的祖籍所在地,这次过来,除了开场的全体交流活动,第一站就是回去祭祖。
说是个县城,实际上比一般的市大多了,经济发展也好多了。这里的人均产值超过两万美元,比夷州人均还要高。当然十年前的夷州比这里高,不过这十年来此消彼长,自然就换了位置。
黄先生年龄不算大,五十多岁的样子,是生在夷州,又去海外留学后回到夷州的土生土长的夷州人了。这个祖籍,其实是从他爷爷那一辈算的,当初他爷爷去了夷州,到死也没能回老家看看,就将这点儿念想一直留给了子孙。
早几十年前,黄先生父母一家是有机会陪老爷子回来看看的,只是对老家,黄先生的父母的总是抱着鄙视的态度,觉得穷、破,会生活不便,也怕宗族里的人会扒着他们一家。
穆兰在陪同几位代表一起往县城走的时候,听到黄先生和几个同行者在聊天中说,差不多一、二十年前,有在夷州的老乡回这里来探亲,说是到处都破破烂烂、连肉都吃不起,待了一周,回去时都饿瘦了。
几人是用方言在交流,穆兰听的明明白白,对方几人用方言交流,摆明了是想将穆兰排除在外,而当地负责接待的几位同事脸色变得难看,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没有插话。
穆兰想了想,点开平板电脑,找出一篇文章,问负责接待的当地同事,“这个还挺有意思,不知道你们当地是不是也遇到这样的事?”
同行的同事接过来看了一眼,连连点头,“是啊!是啊!就是有这样的人,看不得别人好,故意抹黑,招待他们的人真是白费心思和感情。”
夷州人回乡祭祖的不少,但基本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毕竟之前也不方便,而比较集中的是在2000年之后,而八闽省去海外和夷州的人数非常多,经商头脑和冒险精神从来都不缺。
在九十年代普遍都有不错的经济条件,到2000年之后,更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到2010年之后,不敢说完全赶超当时的夷州,实际也不差什么了,哪里还有什么吃不上肉的说法?
黄代表所说,真是让人难以相信,若说是三、四十年前,去了偏远的西北山村,或许有可能,可一二十年前,还是在这个县,简直是无稽之谈。
黄代表和几个同行者也注意到穆兰几人的情况,其中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人好奇地问,“穆女士你们是在看什么有意思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