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反应比较快,一下就想到了现成的地方。“河西村的堤坝上有一长条三四尺宽矮堤,不需要收成的话,可以种密实一些,靠近河边浇水也方便。”
“很好,种玉米的事就交给周大管事。”新型的牛羊饲料落到了实处。
乔景妍很快又重起了一个话题。“官道边的那个大山包你们有没有印象?能不能跟砖窑的掌柜商量一下,到这里来开窑烧砖,他帮我挖平山包,我买他的砖瓦,以后砌围墙盖屋子都需要,你们觉得这个主意咋样?”
王春生立刻回答:“这法子好,他们在哪里烧砖不是一样的,这里的柴火都是现成的,又不需要花银子,出多少砖都卖的出去,我看得多谈几家,烧出来的砖瓦我们都包圆了,怎么也应该便宜一些。”
“话一放出去,说不定有砖瓦作坊抢着来谈,河西村马上就有好几家要盖屋子,就怕他们的产出不够。”周子贵跟着杨举人跑了几个月,建书院和宅子的砖瓦,提前了半个多月准备,一天出几板车砖看着都着急。
杨银根马上想到了一个人,是他做茅厕时订购琉璃管认识的。“大少爷,我们还可以请一个烧窑的大师傅,自己烧制砖瓦不是更省银子。”这些人越来越精明了,每一个铜板都想自己赚。
“烧制砖瓦是门手艺,大师傅一般都是东家掌柜,哪里会外出做工?”周子贵嘴快,抢先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杨银根继续说:“陶瓷作坊有个叫牛喜的老哥,约莫四十岁的样子,家里祖传是开砖窑作坊的,他爹死后,后娘伙同亲生儿子设局把他赶出了村子,现在是靠做工养家。”
“好,这件事就交给银叔去办,跟他订一个三年的契约,工钱根据砖瓦的产量定,具体情况你看着办。”出产的砖瓦是为了满足竹缘山庄的需求,将来请的长工会很多,解决好了这些人的居住问题,就是长久的留住了劳动力。
明确分工后,被派去泰宁镇打听店铺的紫苏和简行带回来的消息颇多。“大少爷,泰宁镇要卖的铺子有五家,都是前铺后院的,北街两家南街三家,住家的院子有十几个,大多数在南街,最贵的是北街的铺子,开价二百两。”
“你俩去把五家铺子全买下,住家的院子觉得合适也买两个,立好契书暂时不到衙门过契。”泰宁镇很多人都知道她,不方便亲自出面,交给他俩去办也放心。
“大少爷,你买这么多铺子干嘛?泰宁镇的买卖哪有府城好做。”紫苏着急抢白,五家铺子两个院子怎么着也要花上千两银子,主子虽然有钱,可也不能这么随意花呀。
“先买下来,选一家铺子一个住家院子自己用,其他的暂时租出去,过个一年半载再卖出去,说不定能赚好几百两,这买卖多划算。”
几个月后的一项大工程,将全面改观泰宁镇的面貌,旱路水路畅通无阻,商业地位很快就会凸显,她来自一个炒房大时代,怎会错过这么好的时机。
乔璟妍能想到的赚钱渠道一个也不想放过,可惜泰宁镇太小了,一下子吸引不了太多客商,炒房的收益有限。
紫苏和简行两个人面面相觑,不得不佩服大少爷真是做生意的大罗神仙,就连搬不走提不动屋院,也能变成她的买卖。
杨银根也带来的好消息,让竹缘山庄立刻进入忙碌状态。“大少爷,牛喜很愿意来竹缘山庄当大师傅,工钱每月按砖窑的个数算,一个窑洞一两银子,他和弟弟两人可以同时看管十几个窑洞,期限暂定为三年,但是,他要求带上弟弟和大舅哥三家人一起住过来。”
“没问题,他们的住处暂时搭建在窑洞附近,各家给二两银子作为安家费,接下来的安排交给王管家和周大管事。”这件事落实了等于自己开了个砖瓦作坊,不仅可以自给自足,还有可能出售一部分,减少了投资也算是赚钱。
现在的乔景妍满脑子都是开拓市场广开财源。“银叔明天跟我一起去吉水县,那么有钱的县城,怎么能少了我们竹玉斋和玉竹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