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都府,某县的一处村子。
一间简陋的草屋内,塌上的老鳏夫咳嗽两声。
“咳,咳。”
本来门口玩的孩童立刻闻声赶来,关切地问道:“爷爷,你咋了,是不是要喝水。”
只见他的爷爷眼睛死死地盯着一个方向。
“虎儿,你娘呢?”
“我娘出去跟婶婶她们洗衣去了。”虎儿乖乖地回道。
“虎儿,扶爷爷一把。”老鳏夫被孙儿搀扶起来,走到地面,在某一处停下。
“虎儿,”老鳏夫像是坚定了某种想法,说道,“去给爷爷拿锄头来。”
虎儿便立即去拿,拿来后没有递给爷爷,只是指着老鳏夫看的那个地方说:“爷爷,是这儿吗?虎儿给你锄。”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别看虎儿不大实际上已经可以帮忙做一些农活了。
很快,一张纸被挖了出来。
那是一张有些年头的地契。
这地契的来源,就是早年朱元璋刚当上皇帝那会儿。
为了巩固政权,加强中央集权,他自然是沿袭前代的方式,在地方实行均田制,将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们,从而保证大明的经济稳定以及社会的和谐。
然而,政策这东西,说夸张些就是一年一个变法,因为陈楚的到来,要求大力修路,虽然给农民们带来不少实惠,让农民们能从别的方式赚钱。
但实际上,也有一部分农民是没有能力参与修路工程来赚钱的。
这些多数是年龄上去的老人,有儿子的还好点,没有儿子的,就只能靠早年通过均田令获得的土地来生活。
老鳏夫的命运好一些,他唯一的儿子去修了路,每月都会送来工钱。
但是......
老人叹了口气,所谓成也修路,败也修路。
规划修路就不得不需要土地,但中都土地就那么点儿,因此不得不占用民田。
修路初期,他就像拿着地契去官府告状,后来被儿媳拦下,如今官府变得好说话了,儿媳又不在,他就想再去试试。
毕竟虽然有儿子修路赚来的工钱,但哪个农民不想多些稳定的经济来源呢?
老鳏夫不会觉得自己是得寸进尺,毕竟地契是白纸黑字存在的,他只是想追回哪怕一点权益。
于是他拿起棍杖,跟孙儿嘱咐道:
“虎儿,爷爷出去一趟,一会儿就回来,你在家里好好呆着,不要出去跑。”
“嗯!爷爷你快去快回!”虎儿重重地点一下头。
县府。
县令正看着有关修路的文书,心情大好。
这时,守门的下官找过来。
“大人,县府门口有个老鳏夫想见大人。”
“没看本官正在忙吗?”县令不愿好心情被打扰,皱着眉,“问了缘由吗?”
“不是什么大事就让他赶紧回去,本官最近都不见人。”他可是因为修路一事忙得找不着北。
那下官迟疑说道:“问了,他说手里拿着当年陛下均田时发的地契,修路占用了他的田地,想要凭借此拿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