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坐在椅子上,面色平静的看着身边的胡惟庸道:“惟庸,听了这些,你能算出来了吗?”
“今上,恕微臣无能,在一切定制不变的情况下,想要算出这个数据,没有三十个人乃至数十日的辛苦计算,根本得不到大致准确的答案。”
“而如果是应用在大明,那可能就需要数万人进行长期运算,或可得到结果。”
胡惟庸躬身作揖,陈楚说的那些,他当然是听懂了,也大致了解了,可正是因为了解,才越发感觉晦涩,烧脑。
要计算的东西,会不会太多了点?
“他总给咱出难题,咱也给他出了个难题,别急。”
朱元璋端起茶盏,面带笑意的说道。
胡惟庸脑袋中回荡着朱元璋的声音,眉头紧锁,暗暗思忖道:“这人什么来头…”
胡惟庸还在胡思乱想的时候。
诏狱内。
朱标开口道:“先生,用经济学来解释宝钞的问题,吾受教了,先生博学,吾不如矣。”
“但我这里也有一个问题,希望先生能给解答一二…”
朱标看着陈楚,只见陈楚脸上带着笑容道:“好啊,快把数据说出来,我听听。”
“题目很简单,例,大明境内,三千万人丁,每年产出粮食,十三万万石,布,三百七十万匹,丝绸,一百四十万,茶,三十二万石,盐,两万万七千万石、”
“求,大明民间所需宝钞总数。即要保证宝钞不会购买力下降,又不能让宝钞升值严重。”
“取中庸之数。”
朱标面带笑意,这个题目是昨天晚上朱元璋让人送来的,虽然不是直接准确的大明产出,毕竟大明除了缺金少银,没有贵重金属,能靠手工做出来的物资可太多了。
这也只是整个大明物产的一半吧。
“你给我这个数据不准确,其中,粮食一石多少钱?布一匹多少钱?丝绸多少钱?没有基础物价数据,只有产出数据,就好像沙漠中的阁楼,随时倒塌。”
陈楚已经多久没有做过题了,作为学霸,没有什么比做题更让能让他舒爽的了。
但在这诏狱…遇到眼前这个愿意和自己吹牛逼的人,那是几百年的缘分啊。
“粮食一石一两银子算,布一匹一两三钱银子,丝绸十五两银,茶五两银,盐一两银。(单位是石,一石约等于现代一百二十斤左右。)”
朱标边走边说,已经给各项物资进行定价。
“如果只有上述物资,且一切恒定不变的前提下,第一年需要两万万宝钞,第二年需要加三千万宝钞,第三年需要加五千万宝钞,第四年需要砍一万万宝钞,第五年需要加四千万宝钞。”
“第六年需要加七千万宝钞,第八年需要加两千万宝钞,第九年需要…”
“第二十年民间宝钞保有量不能超过三万万七千万。若是达到四万万,必然会导致货币超发引发通货膨胀。”
几乎是在朱标说出物价的同时,陈楚给出了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