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今上,这八成是个骗子吧…”
胡惟庸心中抓狂,连忙出声提醒朱元璋。
这在他看来绞尽脑汁,死了不知道多少脑细胞的问题,竟然就这么,轻易的被人解开了?
而且还是在物资远超他所解答题目的无数倍的前提下。
稳如泰山的朱元璋,已是动容,面皮抽搐两下,他无法得知这个数据和答案的准确数字,但听着诏狱内陈楚那信誓旦旦的声音。
很难让人怀疑,陈楚是在大放厥词。
更何况,这所谓的经济学,本就是陈楚提出来的,他能快速解答,只能说是他在这方面的造诣颇高。
沉思良久,看着身边的胡惟庸,朱元璋放下茶盏道:“看来咱还是小瞧他了,不过也好,你去户部宝钞提举司瞧一瞧,把账目整理出来,历年发放的宝钞数量总额,明日送到通政司。”
站起身,宝钞重中之重,朱元璋虽然愿意选择相信陈楚的话,但也不得不防,不得不谨慎。
但查账本就是为了宝钞的下一步做准备。
……
诏狱内,陈楚望着朱标道:“怎么了?咋不说话了?”
一脸呆滞的朱标,张大的嘴巴,好似能塞下鸭蛋,听到陈楚的询问声,忍不住开口询问道:“先生,您回答的这么快?都不思考思考吗?”
“大方向不会有错,所谓宏观调控,即是调控货物,也是调控货币,以宝钞举例,不加以限制的话,早晚会酿出大祸。”
陈楚漫不经心的说着。
轻咳两声,朱标叹息道:“先生大才,佩服,佩服,但还有一事,我不能理解,还请先生解惑。”
索然无味的陈楚,看了眼朱标道:“说吧。”
“是这样的,按照已知的产出,在人口和产出会有变化的情况下,宝钞又当如何?”
之前算的那么迅速,朱标心中虽有猜测,但还是开口问了出来。
而本身,这个天下的各行各业就是经历不断变化的过程。
“变化的情况下,那就要有更详细,更准确的数据来做依据了,其实无论变化与不变化,最终的结果都是恒定的、”
“恒定的结果有两个,宝钞购买力上升或宝钞购买力下降,上升代表的是,官府缩紧货币,不再搞增量发行去制造繁荣的假象。”
“市面上的宝钞数量有限,但长年累月的产出却不会变少,反而随着时间会越来越多。”
“这就直接导致,物价下跌,这样做绝对不是好办法,因为谷贱伤农,谷贵误国。”
“而如果年年增发宝钞,固然可以打造成一个繁荣昌盛的景象,但物资是恒定的,衡量一个国家的强盛的基本,只能是粮食和人丁,经济的繁荣只是假象。”
“所有的商业行为,本身是没有产出的,所以官府要限制商人。”
“如果在变化之中,粮食的产量足够支撑国内人口所用,甚至有许多盈余,或可发展一些手工业作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