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唐,被迫成为名将东征西讨

第416章 蕃人擅长的是步战与攻城

厅堂内的气氛有些凝重。

即便将领们老早就预估到南诏与吐蕃不会善罢甘休,但当真正得知了消息后,心中还是难免有些忐忑。

至少五万的吐蕃大军从西边直扑而来,羌浪驿的谷地中又聚集了至少三四万的南诏大军。

虽说越嶲城如今的兵力达到了将近五万,可蛮兵军备极差,边军又多新兵。

面对小十万的敌军精锐,这绝对会是场恶仗。

不过也只是有些忐忑,要说害怕倒是没有。

毕竟城外拒敌的战事不利,还可以撤入城中。

越嶲城城大墙高,如今的米粮又够吃上小半年,不怕贼军围城。

更何况辽东的新团还会引雷下来,更无需太过担忧。

因此气氛凝重却并不压抑紧张。

唯独与吐蕃常年打交道的马仙童,将眉头皱成了一团。

当察觉出大多的将领虽然低着头不吭声,但实际上却有些不以为然,脸色更是变得有些阴沉。

见罗一又是一如既往地扔出消息后,便自顾自的看着舆图,等着诸将先行商讨。

马仙童无奈的捋了捋胡须,率先缓缓开口道:“诸位不吭声,是不是觉得咱们有越嶲城可依靠,又是以逸待劳。

甚至是还有新团的袍泽能够引雷,便万无一失了,没什么可值得商讨的。

其实我也想真是这样,但南诏与吐蕃能几次覆没我剑南大军,这仗果真是那么好打的?

南诏方面我没打过交道,对其只是通过传闻有所了解。

但对于吐蕃,我是常年与其打交道。

我觉得有必要与诸位说说蕃人到底是一支什么样的军伍。”

众将听马仙童如此说,全都心中一凛,毕竟吐蕃的强悍那是人所共知,不由自主的坐直了身子。

马仙童见众将认真了起来,脸色缓和了一些,边捋顺思路边开口道:“不用问有都知晓,诸位一定认为蕃人是像突厥人或是回纥人那样善于骑战。

其实这是大错特错,蕃人对于骑军作战是打得真的很烂。

他们最擅长的是步战。”

听到马仙童说蕃人居然不擅长骑战,一众将领全都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马仙童扫了扫众将,摇头继续道:“别不信,蕃人军阵最外围的都是以奴役的各部充当屏障。

而最善于骑射的也恰恰是这些充当屏障的各部。

没人愿意给蕃人当肉盾,每每骑军交战之时,这些被奴役的各部就会自行溃逃。

没有前军与两翼的策应,中军的蕃人只有等着挨打的份。

但是步战或是攻城守城,蕃人的战力一点不亚于我大唐最精锐的边军。

刀剑与甲胄不但不比咱们大唐差,甚至还要略高一筹。

用的铁料都是身毒那边最顶好的,刀剑矛头更锋利,铁甲更结实更耐用。

而且人人手中都有投石用的乌朵,鸽卵大小的石子能抛出二三十丈远。

不但比骑弓射得远,准头也高出许多。

当年石堡城能够陷落,就是这个乌朵起了大用。

满天的石子不间断的抛投过来,打得人根本不敢冒头。

抵进的抛楼又抛出大石,更是让人防无可防,躲无可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朕大意了,科举状元是条咸鱼
朕大意了,科举状元是条咸鱼
富二代陆杨一觉醒来,成了老陆家的心肝小儿子。这小儿子身为读书人,却自私自利,无视家里人的付出,一心只为自己的前途。陆杨身为咸鱼,良心不多,却也懂谁对自己好。他把咸鱼梦压在心里,努力考科举,争取早日做条大咸鱼。多年后。皇上看着比自己过得还潇洒自在的臣子,幽幽道:“爱卿才华横溢,还是莫要辜负了上天给你的天赋,朕听说胡人那边的道路特别平整,你看?”陆杨:臣已经让人去安排了。皇上:爱卿你走一趟,不然朕不放
一只绿耳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什么,刘博源又斩获了鞑子首级!”威武堡千户李耀满脸惊讶。延绥巡抚陈奇瑜:“刘千户,此次围剿流贼,还望能鼎力相助!”清兵入关,“快去请镇国将军进京勤王!”崇祯坐在龙椅上大声惊呼。
老牛俊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李恪穿越到唐朝,成为李二第三子——蜀王李恪。本以为能当个逍遥快活的皇子,这辈子一直咸鱼下去,却意外觉醒了纨绔系统。早朝,突厥使者觐见李二。突厥看准大唐还未完全恢复元气,想趁火打劫。强迫李二出嫁14岁的长乐公主,否则攻打大唐,民不聊生!李二正要忍辱负重,答应突厥使者要求时。一声怒斥从堂下响起:“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看着说话之人,正是一直默默无闻的蜀王李恪。所有人都愣住了…
回家种地
穿越成世子,开局就要谋反吗
穿越成世子,开局就要谋反吗
穿越第一天,他被人诬陷,即将丢掉世子之位!穿越第一月,他练成绝世秘籍,一统江湖!穿越第一年,他起兵谋反推翻昏君统治!穿越第十年,他统一天下,成为千古一帝!
燕子楼
大唐懂王
大唐懂王
方俊穿越大唐,成为唐初五姓七望的崔氏一员。穿越后的唯一目标便是吃喝玩乐赚钱耍酷,但是天生的才华与知识却是将之推到本不愿面对的历史纷争之中,最终成为大唐的异姓王,被人称为大唐懂王。
文散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