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为了这一天,已经准备了很久,也等待了很久了,嬴政也等待的够久了。
现在秦国,可以迈出它最重要的一步了。
它将从这万里万里沃野,迈向更为广阔的天地,就像一辆庞大无比的战车,手持战车缰绳的,是一个喜欢坐在黑暗当中的年轻人。
他的眼睛是无比漆黑的,发出漆黑的精光检阅着自己土地和子民,他看得更加聚精会神的,是整个天下的万里河山,那里才是最美的景致所在。
嬴政居高临下看着自己的臣子开口说:“寡人欲再攻赵,是战,还是不战,诸位可畅所欲言。”
众臣议论纷纷,却始终没有人第一个主动站出来说出自己的看法,众臣哪一人不知王上心头执念?
若是赞同便罢了,若是反对,必惹王上不悦,他们的下场就可想而知了。
朝堂无人应答,竟也不见议论,嬴政知道,秦军伐赵一再失利,朝堂上大多数臣工不赞同伐赵。
于是,嬴政再一次环顾自己的臣子,不偏不倚看中了位于武将首列第一位的大将,王翦。
“大将军有何看法?”
王翦心头一动,心说王上果然还是叫到自己了。
自蒙骜伐赵身死,有资历能领秦军灭一国者,唯有他。
尽管王翦遵从嬴政之令伐赵,但其并不支持嬴政一举攻灭赵国的想法。
秦在昭王时期,便已经拥有灭六国的实力,然而昭王韬光养晦、逐步蚕食,使得秦国越发的不可撼动。
难道昭王不急吗?并非如此,昭王只是知道秦国不能急。
时过境迁,如今坐在王座上的,是一个年轻气盛的王,是比昭王拥有很大野心和魄力的王,他是想要将天下的一切都掌控在自己手中,成为天下唯一的王。
这个王,不甘为王,他对天下山河,拥有可怕的占有欲。
王翦曾不止一次与嬴政说过他对于秦灭六国的看法,赵国首当其冲,乃是秦东出踏平六国的第一个敌人,然而赵人坚韧强悍、屡败屡战,况且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灭国谈何容易?
一味以武力猛攻猛打,势必损伤秦军根基,他所希望的,是通过几次关键的战役,使得秦国胜利占据有利地势,对赵都邯郸形成完整的全面包围,以分割赵国来逐步达到灭亡赵国的目的。
遗憾的是,这显然违背了嬴政的意愿。
嬴政因而对他心生嫌隙,嬴政曾数次冷落他们父子。
嬴政的态度,或许还有很深层的意思,便是以此削弱王氏。
此前,朝中谁都看得出王上有意重用岌岌无名的桓崎,隐隐有以桓崎代替王翦的架势,只不过那一战,桓崎败了……
除此之外,王上更加信任亲政以来培养的青壮将领。
他王翦,乃至王氏一族,毕竟是先王旧臣,在嬴政看来,王氏掌军权,若不能为他所用,无疑是后患无穷的存在,他当然不会听之任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