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饰弥补呢?
容貌外表的缺陷或许不可修饰,可灵魂却可以轻易塑造成千姿百态。
灵魂可以看做是精神力,弥补它的,也只能是精神力,精神力的来源,是思考。
所有事物进步的源动力,都是源自于思考。
有思考,继而才会有行动。
愈是完整的灵魂,愈是可以塑造完整的思维,思维是灵魂的组成部分,二者是相互递进存在的,就像起高楼,一层一层架梁铺砖,高楼平地而起。
思考也是灵魂净化的手段,思考的程度越深,去除的杂质就越多,精神力的丰沛纯洁,从而又使灵魂更加完美。
时至今日,这世间有太多颠倒是非黑白的事,荼毒人心的欲望无处不在,这其实也可以看做灵魂的缺失。
因为灵魂的空乏,所以想要外物寻求弥补、权力、财富,都只不过是他们所认为的弥补的一种方式。
期待被偏爱,也是弥补的一种方式。
只不过这样的思考深度不够,并不能让灵魂变得完整,反而会让灵魂沾惹污垢。
如何程度的思考,可以修补灵魂的缺陷呢?
以天下作比。
如太公和文王封邦建国,以礼乐治天下,礼乐的诞生,便是他们的思考所形成的最终结果。
礼乐无疑对世人灵魂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弥补作用,只是很遗憾,礼乐的弥补作用还不够。
礼乐并不能构建一个完美世界,这也同时证明,文王和太公思考的结果还有局限,礼乐,并不是唯一、且理想的结果。
礼乐不行,还可以用别的方法,于是便有了诸子百家各行其道。
儒家守王道;道家遵天道;墨家循地道;法家行霸道。
天下列国,既然能合而为一,那么世间千万道法,是否也能不拘一格,合而为一呢?
道之不爱;儒之仁爱;墨之兼爱;法之偏爱。
诸如此类,又是否可以合而为一呢?
在考虑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确一种关系——
制度与秩序的关系。
什么是制度?
制度是需要遵守的行动准则。
什么又是秩序?
思维和行动组成的具体形态的变化便是秩序,例如封建制度下的礼乐,再例如郡县制度下的法度。
这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就像,一加上一,必须等于二,而二永远大于一。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既定不变的定理。
制度是一,秩序是二,制度永远都在秩序之下,制度是秩序的组成部分,只能服从服务于秩序,就像车能载物,池能盛水,秩序就是车和池,而制度则是车中的物,池中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