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只能在索然无味的生活中,假装闲情逸致逍遥自在,日复一日的消磨着时间,也消磨着自己的耐心。
它是一匹马,谁又能懂得它在想什么呢?
这一次它似乎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它要去的地方有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也有白雪皑皑的白色冰原。
它从未踏足过那里,那里对它来说是一个新奇的世界,也是一个巨大的诱惑,这是一定是一次异彩纷呈的冒险,所以它没有耐心再等待下去了,它也同样没有耐心再假装下去了。
……
一路上,察翰与须卜图分别骑马在徐福两侧,二人形影不离护卫徐福,徐福也向他们询问了很多不明白的问题,例如自己一知半解的单于新颁布的变革法令,以及匈奴的军事体制和东胡与匈奴更加详细的军事力量对比。
人在军中,他也更加了解了匈奴的军队构建的基本框架,所知相比于之前更加的完善,这对他接下来的谋划关联甚大。
首先是要解决他所看到的问题,与他先前对匈奴军队的主观认知不同,匈奴以步兵为主,三十万匈奴士卒,仅有两万骑兵,骑兵这个数量是徐福没有预料到的。
徐福先前所想匈奴地处漠北之地,以游牧民族的特性考虑大概是先入为主了,中原人大多以为匈奴与赵国一样以骑兵为主体,这是误解。
实际上匈奴的骑兵数量,远不如中原弱国组建的骑兵数量,与强国相比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徐福大概知晓为何匈奴作为游牧民族蓄养牛马牲畜却是以步兵为主的原因,这是因为匈奴占据恰是漠北之地最为贫瘠之地,他们很穷,生活的很艰难。
肥沃之地不是被东胡与月氏占据,便是被中原强国例如赵国、秦国占据,因此匈奴所畜养马匹的数量有限,而且境内超过半数以上数量的牛马肩负大军作战的粮草补给运输,真正用于作战的良种马匹,就少之又少了。
没有强大的骑兵,这也是匈奴屡屡进攻中原北方诸国,却无法组织大规模战略进攻、不能大举南下的原因所在。
若匈奴以骑兵为主,则能进退迅捷快速,然而以步兵为主就牵扯众多了,步兵进军速度缓慢,等到大军到达指定位置,对手早已做好了应对的准备,如此就丧失了出其不意的机会。
徐福曾经听师父说起过兵家孙子留下的关于征战的问题,由此问题他领会到,战争的关键就在于,不受局部思维的影响,直奔要害而去。
骑兵无疑是执行这个理念最好的选择,因为骑兵进退最是直接了当。
按照当下匈奴军队的构建而言,出其不意已经行不通了,如果只是有这些问题也不难解决,然而徐福还意识到其它棘手的问题。
匈奴军队虽是步兵主体,但又与中原诸国以步兵为主的体系不同,整个军队存在两个极大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