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文各异类,离娄自相联。
谁能为此器,公输与鲁班。
朱火燃其中,青烟扬其间。
从风入君怀,四坐莫不叹。
香风难久居,空令蕙草残。”
许是今天就一件拍品,拍卖师为了活跃现场气氛开篇吟唱一首摘自洪刍的《香谱》,接着拍卖师说道:
“南朝着名的才子皇帝梁元帝萧绎,也写过一首《香炉铭》:
苏合氤氲,飞烟若云。时浓更薄,乍聚还分。
火微难烬,风长易闻。孰云道力,慈悲所熏。
我国的熏香文化源远流长,据考古资料记载,在战国时期已经有大量陶制香薰炉在民间流行。
汉朝以前是青铜器为主流的时代,因此汉代的香薰炉也以青铜香薰炉为代表,皇家、贵族使用居多。
魏晋南北朝,中国开始进入到了瓷器时代,这个时期大量瓷质香薰炉令人耳目一新。
隋唐时期,熏香活动进一步普及。前代各种材质的香薰炉在唐代都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并有所创新。
特别是唐宋时期,进入到了金银器时代,大量的金银质香薰炉开始在皇宫贵族中使用,乃至赠送或赐予僧家使用。
从主流风格角度来说,汉晋时代的香薰炉多山林之气,隋唐时代的香薰炉多庙堂之气,宋明时代的香薰炉多士夫之气,清朝时代的香薰炉多匠作之气,民国时代的香薰炉多市井之气。
因此,香薰炉各个时代都有那个时代特有的审美和价值的落脚点。
审美观点的不同,价值体现的不同,也体现出了即便是相同的材质,所处时代的不同,表现出价值的巨大差异。
到如今,熏香炉的材质已经多种多样,有景泰蓝的,青铜的,陶瓷的,金和银的,应有尽有。
小小的薰香炉,集观赏性、实用性和收藏性于一体,当熏香燃起那刻,烟气氤氲,如仙似幻。
它体现的是历史的沉淀与厚重。
今天拍卖的这款焰顶熏香炉,是宋代的鎏金熏香炉。
有人说这不是纯金的!
对!它不是纯金的,但它是鎏金的,是那个时代特有的镀金技术,剩下的我就不多说了,大家自己体会。
说到这,关于焰顶熏香炉的故事想必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一段迦南、细辛的爱恨情仇让人爱也思之,念也思之!
说了这么多,想必大家已经心烦,那么有人说了,你这人磨磨唧唧的,怎么还不开价?
好!
咱们开始报价,这个焰顶熏香炉的起拍价格是……”
说到这,拍卖师故意卖起了关子,向场下众人看了看才说道:
“起拍价是五百万!”
“五百万?传言说起拍价不是五千万吗?”
拍卖会现场众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望向了赵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