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臣这才明白,信国公把崔元两人拉出来,就是以他们的事例来说明察举制的漏洞,并推荐科举制。
世家派也看出来,想要反驳,却不好说,崔元两人的耍无赖,大家都看见。虽然他们俩耍赖糊弄过去,但他们的名声已经毁了。
宁皇也道:“信国公言之有理,察举制确实有很大的漏洞。”
崔进一看,这不行啊!科举制的兴起,那会让我们失去举荐资格。既然不能说察举制的好处,那说科举制的坏处也是一样的。
“科举制虽然不错,但是有一个最大的漏洞。”
“请道来。”
“科举制只注重成绩,却对官员的德行没有考虑到,这就是唯才是举,只要有才,德行好不好无所谓。
我怕科举制的实行,会让官员的道德水平直线下降,贪污,受贿,中饱私囊,搜刮百姓的事,我看将比比皆是。”
世家派也纷纷表示同意,认为察举制固然有缺点,但改一下就好,不必另换一种选官方式。
“德行?难道察举制选出来的官员就廉洁奉公,风清气正吗?
那还要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干什么?既然都是察举出来的,都是经过考察洁身自好之人,这建这三个部门不是浪费公帑吗?”
“这不是绝对,一些害群之马还是有的,但总体上还是好的嘛!”
世家派大臣连连附和。
“总体上好?那以前工部集体贪腐是怎么回事?军土四司集体贪腐是怎么回事?还有以前的礼部尚书郑宣勾结别国是怎么回事?
这个可是窝案,几乎将工部,礼部全拖下了水了,你还说总体上是好的,要是再坏一点,岂不是满朝文武都是贪腐之人了?”
孙诚好像想起了什么?又道:“那些贪腐的大部分人物好像都是李、崔、王、郑四姓,或是他们推荐的吧?”
左副都御史常生接腔,“信国公所言不虚,根据数据,四大姓和他们推测的人加起来占到贪腐的七成。”
“这不可能?”
“崔阁老,数据是不会错的,如果你不信,这些数据都在都察院里放着呢?可以任凭察看。”
孙诚再接回来,“这样看来,最推崇察举制的人,他们的德行也不怎么样啊!”
崔进无语,他也想不到,世家子弟德行竟然如此败坏,占到了贪腐的七成,特别是郑宣,竟然还叛国了,这让他哪有脸说察举制的好处。
他看向王波,那意思就是我已经黔驴技穷了,剩下的都看你了。
王波道:“察举制虽然有缺陷,但信国公,你能保证科举制就没有贪腐吗?”
“贪腐是革除不了的,这是人性,只能通过制度来减少。
科举制只是选才制度,要想减少贪腐,必须提高贪腐打击力度和司法的独立性,当然,他们的地位必须也要提高。比如内阁中要给三法司留一个位置。
此话一出,大理寺卿,刑部尚书眼前一亮,他们历代一把手可从没有进入过内阁。
以前是没有机会,现在只有三个人竞争,胜出那个人就可以进入内阁,这机会可是相当大呀!他们自然是大喜过望。
那这个科举制他们肯定是要支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