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大反派

第141章 赵云出击

函谷关通向外界的道路绝不会只有东西两侧,必然有一条极为隐蔽的小路,哪怕是崎岖的山路可以与外界保持联系。

因此,

张侯爷便让赵云去北边的山上寻找通路,果不其然,从北山居住的猎户口中得知了一条隐蔽的山道,虽然狭窄但能行马。

于是,

从张侯爷命人打开城门之时,赵云便领着五千骑兵从北门出去了。

关墙北侧的动静很快便引起了董卓军的注意,

一看有一股骑兵朝着自己这边奔涌而来,若此时还不明白张昊打的什么算盘,那董卓和马腾就白活这么多年了,

原本还在犹豫如何抉择的两人,毫不迟疑的调转马头,带着自己的亲卫向后跑,

可两人本就在军阵前面,若直接向后跑必然会冲撞己方军阵,但此时哪里还容得两人细想,哪怕是冲撞己方军阵,在逃命面前也无关紧要了。

作为女婿的牛辅,在此时却支棱了起来,

他很清楚,若不让这一万步卒拖住这些敌骑,董卓根本就难以逃脱。

“盾手在前,挡住敌军冲阵!”牛辅高声喊道。

这一万步卒本就是西凉军中的弱旅,平时都是负责押运粮草,构筑营寨的,此时硬要让他们挡住敌骑的冲阵,到底是有些难为他们了。

不过好在从他们的角度去看北侧那支骑兵,并没有很多,便也硬着头皮摆好盾阵,迎接敌方骑兵的冲阵了。

但很快,

他们的脸色就变了。

因为他们发现,他们所看到的骑军只是纵列最前端的,随着两军的距离拉近,

后方的骑兵也都跑到了前面,竟有越聚越多的势头。

这些骑兵身上披着的,也是精甲,手里拿着的武器也多为长枪和马槊。

“射箭!”牛辅高声喊道。

此时的牛辅也发现了不对劲,原以为就只有千余骑,没想到却有四五千骑的规模,

别说己方的是一万弱旅了,就是两万精锐在这里,面对四五千骑兵的冲阵,也够他们喝一壶的了。

董卓军这边射出的箭矢,对这些身着精甲的骑兵并未造成多大的伤害,除非运气不好的,或者胯下战马中箭,

否则,

仅凭这些软弱无力的箭矢,根本拦不住他们。

面对骑军的冲阵,步卒最好的方式便是组成盾墙坚守,

可赵云这边的骑兵并没有从正面冲阵,而是在距离两百余步的时候,给董卓军来了一个交叉对冲,

也就是从步军方阵的两侧发起冲锋。

这些西凉步卒的身上并非都穿着铁甲,大部分人的身上还是那种残破的皮甲,甚至还有没有着甲的。

可就算你这些步卒着甲了又怎样,

马槊和长枪借着马速一个直刺上去,就算你穿着的是鱼鳞重甲,也能给你刺个透心凉。

经过这一轮绞杀式的冲锋,彻底浇灭了这一万步军的勇气,

一时间,董卓军损失惨重,退又不敢退,只能待在原地,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看看抵挡,

有的甚至将兵器丢到了地上,双膝跪地投降了。

转身逃跑?

他们都是西凉人,比任何人都要熟悉马战,从来没有那个人能跑过四条腿的马。

现在他们面临的抉择就很简单了,要么被杀死,要么跪地投降,

他们本就不是战兵,选择后者不会有任何的迟疑,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的丝滑了。

而赵云这边,也不想去管这些步卒,带着八百义从直接去追董卓和马腾去了。

…………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俺爹朱高煦,江湖人称造反大帝
大明:俺爹朱高煦,江湖人称造反大帝
二十一世纪末的大孝子,因为一串时间倒计时,穿越到了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还成为了着名做死家朱高煦的好大儿,姬阳表示:有我爹在,想不死都难。汉王扫堂腿,一腿坑三代,人死名还在。姬阳:爹啊,别做死了。朱高煦:儿子捞捞!
四夕火山
逆天驸马爷
逆天驸马爷
路远穿越了。开局成为武国驸马爷,奈何有名无实。不过路远胸无大志,只想摆烂,当一个纨绔中的纨绔。可惜,事与愿违。本无意搞事的路远,被硬生生推到了漩涡之中。乱世将起,谁与争锋!力挽狂澜,天下无敌!且看路远如何搅动风云,扶大厦之将倾,笑傲天下……
月下观鸟
国运游戏,熟知历史的我赢麻了
国运游戏,熟知历史的我赢麻了
全民领主游戏降临!龙国惨败,再这么下去就要灭国了。叶长青被选,开局选择吕布,天胡开局。最后,面对万族军队入侵。当所有人还在游戏苦苦挣扎时。叶长青身边已经武将如云,谋士如雨。吕布,赵云,岳飞,李元霸如入无人之境。贾羽,郭嘉,刘伯温,杜如晦各种谋士,坑的万族军队叫苦连天。叶长青立于万族军队前,大吼一声。“还有谁?”
人生一直迷
风流小太监
风流小太监
穿越后被女帝捉去当假太监,奉旨稳住后宫。女帝冷笑着说:“办不到就杀头!”苏铭半喜半忧,心想要能活下去,必须给她带点儿绿。不过作为一个穿越而来的猛男,苏铭也绝不甘心一直做个假太监,趁此机会也在提升实力,步步为赢……
何北
假太监:从攻略恶毒皇妃开始
假太监:从攻略恶毒皇妃开始
穿越古代大楚王朝,开局被皇妃拿捏假太监身份。为了保住小命,萧辰一不做二不休,翻身农奴把歌唱。怎料反倒因此意外收服皇妃,从此一步一步爬到最高。敌国诗仙笑我大楚无人?快去寻萧公公!蛮族大将嘲讽我大楚将军手无缚鸡之力?再去寻萧公公!眼看这大楚天下没了自己也玩不转,萧辰索性也不想打工了。“陛下,你挪挪位,这里还是换我坐吧!”
汉唐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