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大反派

第121章 十八路诸侯联军

袁绍一听曹操之言,不由一愣,思索片刻后,不由沉吟道:

“孟德的意思是……这是朝廷的缓兵之计?”

曹操微微一笑,颔首道:“如今张昊陈兵六万于洛阳,三万于函谷关,河内郡也有六万驻军,总兵力在十五万上下。”

说着,曹操用汤勺舀了一勺茶汤放入自己的杯中,然后端起茶杯放在鼻尖闻了闻,接着说道:

“如此兵威,别说朝廷了,就是咱们想想都打怵。”

袁绍皱了皱眉,看向曹操,凝神道:“孟德的意思是……?”

“封大将军,行车骑将军事,”说着,曹操看向袁绍,笑问道:“袁公可知这职位是什么意思?”

“这分明是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啊!”

“不错!”曹操悠悠道:“朝廷此举,就是想让咱们这些个诸侯与张昊之间产生矛盾。”

“原来如此,”袁绍颔首道:“张昊出身黄巾,这几年虽然有所成就,但一路征伐下来,倒是得罪了不少世家门阀,当年又依附与阉宦,更是将朝堂上的那些前朝旧臣得罪的体无完肤;

如今张昊虽然陈兵洛阳,兵威正盛,但不服者如过江之卿!”

说着,袁绍再次看向曹操,眼睛微眯道:“所以孟德的意思是?”

“号召天下各路诸侯,讨伐张昊,进京勤王!”

“嘶——”袁绍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担忧道:“可那张昊坐拥冀、青两州之地,又占据了河内郡,其麾下兵力不下三十余万,谁敢触这霉头啊!”

“袁公勿虑,”曹操抿了一口茶汤后,悠然道:“这张昊为天下门阀世家所不容,天下诸侯的身后也少不了士族的支持,”

说着,曹操看向袁公,抿嘴笑道:“袁公出身袁氏,袁氏一族四世三公,门生遍布天下,若袁公振臂一呼,天下群号必为之响应!”

“可当初,我以天子密诏相邀,各路诸侯中只有你孟德贤弟响应,其余人也都观望不前,何以这次就能响应咱们呢?”

“当时的董卓势强,各路诸侯又忙于围剿辖内的黄巾余孽,是以无暇分兵响应;

其次,董卓虽然性情暴虐,但并未触及世家门阀的利益,是以各家也都不会为此与董卓大动干戈;

而张昊不同,其对辖内世家多采用打压、分化之策,严重损害了各家利益,一旦让张昊借由朝廷之势继续做大,势必会被世家门阀所不容。

况且这一两年来,咱们与董卓交战,天下诸侯豪强也趁此发展壮大了不少,他们要想再进一步只能选择与咱们联手打败张昊了!”

袁绍思索片刻后,重重的点了点头,道:“孟德所言甚是,那咱们接下来该如何做呢?”

“以天子的名义发布密诏,召集天下诸侯进京勤王!”

“矫诏!?”

“真伪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得有一个起兵的理由!”

说着,曹操起身来到地图旁,指着兖州陈留郡酸枣的位置,开口道:“会盟之地,就选在这里吧!”

“酸枣?”

曹操颔首道:“放弃巩县去酸枣,一来兖州可做为咱们的大本营,供给咱们粮草,二来嘛,巩县距离洛阳太近了,在各路诸侯响应咱们之前,得暂避张昊军的锋芒!”

袁绍微眯着眼睛,缓缓的点了点头。

………………

九月,

袁绍、曹操主动放弃巩县,出旋门关至陈留酸枣。

十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洪武元年,穿越而来的张异随自己的父亲,龙虎山天师张正常进京面圣,皇帝夺了龙虎山天师位,却以另外一个身份将预言过未来的张异留在京城。父亲抑郁而归,临走前求张异拿回龙虎山的天师位,却不曾想这个孩子未来,会彻底改变这个数百年的王朝。他当着皇帝面说朱家的官狗都不当,也用一张世界地图点燃过皇帝的野心,忽悠他将朱家的子孙送往全世界。他和太子交过心,也教过太子妃怎么生孩子。与刘伯温论过道,教衍圣公屠龙术,怎么屠
东鸭西楼
带着基地回大唐
带着基地回大唐
曾经的特战队长陆辰穿越了,带着一个战略物资仓库基地穿越的,穿越的还是唐朝,这不得大展拳脚一番,为后世打下偌大的基业?最主要的目的是给自己留下一个印记,最起码一千年后的队员能看见自己的坟!陆辰:“老程,这事能行!你信我的!”程咬金:“我信你个鬼,上次信你的,老子差点在黄金洲没回来!”陆辰:“我怎么听说你在黄金洲定居了?”程咬金:“我没有!别瞎说!不可能!俺老程不是那样的人!陛下,你要信我!”
阴影里的沉默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武德八年,玄武门之变还未发生。苏彦穿越成一介书生。本想以文安天下,何奈突厥来犯,手持利刃,纵马沙场。至此提笔乱文坛,挥剑斩乾坤。“系统,商量个事,能不能再给点东西?”“你也太不要脸了,都快满配了!”“额,咱们商量下。再强一丢丢行不行”
染不尽余温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徐子麟穿越大明,却成了山沟里的一个穷酸小县令,他不甘现状,利用十年时间把蓬莱县打造成了人间仙境。却不料在十周年县庆之际,朱棣突然到访.....“陛下你听我狡辩,我真的没想造反啊!”
零号硬币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苏辰穿越到大明洪武,开局就遇到了一个老愤青。老愤青刚开始,看不惯苏辰的一系列行为,哪怕吃个饭,也要逮着骂一顿。可骂着骂着,就感觉这老头子颇有军事头脑,一言一行是个领袖风范。而他的儿子,具备政治头脑,朝廷利弊他一眼洞穿。苏辰动心了,不计前嫌道:“老头子,你父子二人跟我混吧!我们一起造反,推翻老朱!”老愤青父子二人面面相觑。半年后,苏辰还未起兵,十万大军疾驰而来,将军看着老愤青,高呼道:“陛下,何故造
剑起六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