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寿宁侯

第445章 新吏法

“新吏法是朝廷颁布的,如果无法推行下去,朝廷的颜面何在?”

刘健撇了撇嘴,说道:“话虽如此,只是,个中的困难,实在是……”

张鹤龄自然清楚,这其中阻力重重,最大的阻力,就是来自官老爷们。

大明的科举,每三年才取三百多人,我们一个个寒窗苦读十几年,现在终于进入官员阶层,可以高人一等了,你们这些没考上的,或者说还没考的,凭什么跟我平起平坐?

所以,阻挠吏员晋升的,不是体制,而是这些最基层的地方官员们。

他们担心,这些吏员晋升之后,会和自己形成竞争关系,甚至抢了自己的饭碗。

大明看起来蒸蒸日上,但是在旧制下,很难再有突破,眼下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打破旧的官吏制度,将新吏法推行下去。

“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当务之急便是如何推行新吏法,刘大人别老是叹气,想个办法啊。”

刘健摇了摇头,说道:“官员们早就形成一个独立的利益群体,想要打破这个局面,确实太难了,老臣没有什么好主意,靖王殿下若是有办法,不妨说出来,老臣洗耳恭听。”

张鹤龄笑了笑,说道:“说到底,就是官员们不想让别人分一杯羹,是这个意思吧?”

刘健点点头,道:“正是如此。”

“其实,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也不是很难。”

刘健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茶也不喝了,说道:“愿闻其详!”

“刘大人请看,这里有一份糕点,若是我们两个人吃,每人能分……一二三……能分两块半,如果再来一人,势必又被分走一块,所以,刘大人不愿意第三个人参与进来,是这个意思吧?”

刘健听的一脸懵逼,怎么个意思啊?

怎么就扯到糕点了?还拿我来说事,我是那么小气的人吗?

“我们不妨换个思路,这份糕点,虽然看起来只有这么几块,但是,吃完了不能再加吗?”

刘健脑子里细细思索,是啊,官员们怕自己的利益受损,可是,现实情况真的如此吗?

张鹤龄继续说道:“现在不是某个地方缺人,是整个大明朝廷都缺人,以前一个岗位三个人的,现在需要五个人才行,这两个人从哪来?”

“当然是……从其他岗位调派。”

“可是,其他岗位也缺人啊,去哪给你调?”

“那……”刘健脑子里出现一个想法,说道,“从下面的岗位提拔?”

“不错!”张鹤龄站起身来,激动地说道,“当然是提拔,七品官提拔为六品,七品的位置就缺人了,需要从八品官里提拔,以此类推,九品官缺人的时候,就需要吏员顶上来,而吏员提拔以后,原本的岗位再次出现空缺,就需要新的吏员补充进来,这样就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所有人都往上走,并不会损害谁的利益。”

刘健终于明白了,糕点吃完可以再加,官位亦是如此,你不是担心吏员上来后和你竞争吗,现在是你自己升上去,然后才提拔相应的吏员顶你原来的位子,这些人还是你的下属,而且,他们得到提拔,也会感激你给他们机会,怎么会跟你作对呢?

这是一块越做越大的蛋糕,不需要担心有人来抢,因为,蛋糕根本就是吃不完的。

就算混,这么多年也该混上去了吧?

除非你自己真的很菜,混都混不上去,只能看着底下人一步一步爬上来,然后将你踩在脚下,这就没办法了。

“老臣明白了,此事可行,内阁会和吏部详细谈论,拿一个章程出来。”

张鹤龄点点头,说道:“朝廷官员的选拔和任命事关国本,不可草率了事。便由内阁和吏部主导,其他各部都要参与进来,大家集思广益,拿出的章程一定要切实可行。”

“老臣领命!”刘健刚走了两步,又转过身来,说道,“殿下,关于增补官员的人数,可有指示?”

张鹤龄重新抬起头来,问道:“你要什么指示?”

“官员的人数啊,究竟增补多少,有没有上限?若是没有明确的指示,我们这不好定。”

刘健的担忧不无道理,这些人可是要发工资的,我这报的人数多了,国库扛得住不?

报的人数少了,又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毕竟关系到整个朝廷的未来,还是谨慎些比较好。

张鹤龄略微思索了一会,说道:“官员的增补人数,完全按照实际需求来定,该是多少就是多少,跟户部说清楚,现在要做的,是让大明更好地运转起来,而不是考虑官员薪俸的问题。”

刘健点点头,然后拱手行了一礼,说道:“老臣明白了!”

…………

一个月后,朝廷一场大的变革来临。

在全国范围内,从京师到地方,从布政使司到县衙,各地各级的官员都在进行变动。

总共增加了大约三成的官职,这些新增出来的位置,大多由原来的下级向上调派,也就是很多人都高升了,同时,基层的官员一级一级向上填补空缺,直至吏员候补为官。

而且,这一次的职位变动只是第一批,后面还有第二批、第三批……

此举一出,顿时掀起惊涛骇浪,因为,这是大明开国以来破天荒地将吏员升为官员。

当初新吏法颁发,很多人放弃三年一度的科举,选择入职为吏,但是也有很多人持观望态度,谁也不知道,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现在朝廷兑现了承诺,吏员也可以为官,这无疑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

一时之间,更多的读书人放弃的科举,争相报名为吏,朝廷的官吏犹如换了一副新的风貌,一个个精神奕奕,神采飞扬,干劲十足。

就连交趾都司、漠南都司等地,新上任的官吏们也是带着无限憧憬,他们带着行囊与梦想,离开家乡,奔赴远方。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江逸穿越了,开局主持《典藏华夏》,本想物色些演员来扮演先贤。幸好系统降临,江逸获得了可以跨越古今,对话先人的能力!李世民:“朕若和突厥签渭水之盟,可保江山子民无恙否?”江逸:“江山可保,子民涂炭!”李世民:“那朕有生之年,可否报此仇?”江逸:“可!四夷拜服,八方来朝,华夏影响世界,自太宗始!”秦始皇:“后世可曾明白朕之苦心?我大秦可存千世、万世?”江逸:“大秦二世而亡,但大秦打下的基业,福泽千秋万
烽火重燃
大秦:帝国人屠,开局龙象般若功
大秦:帝国人屠,开局龙象般若功
来到大秦,还没有来得及适应身份,公子赢辰便被发配一道旨意发配到边境抵御匈奴。本以为战死沙场,却觉醒签到系统,踏上帝国人屠之道。“签到北地郡第一月,奖励千斤之力。”“签到北地郡第二月,奖励青龙偃月刀。”“签到北地郡第三月,奖励虎豹骑,虎豹所至,片甲不留!!”至此,赢辰越来越强,直至称霸蛮疆草原。一年后,帝国即将崩塌,赢辰率兵返回咸阳。“任尔等宵小作乱,必将死于乱枪之下!!”只要有他在。黑龙旗,高高插
牛三
问道三十年
问道三十年
王道灭,侠道兴清风为伴剑作酒,历经肝胆写春秋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我道中人,不问来处,不问归途只问当下本心虽死,无憾!
爱在流云
周瑜之笑傲三国
周瑜之笑傲三国
周瑜在三国史上犹如昙花一现,留下“曲有误,周郎顾”的美谈,赤壁一战周瑜天下闻名,可惜天妒英才,英年早逝。如果我为周瑜,当持羽扇谈笑间让所有的敌人灰飞烟灭,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天道清扬
战神再生之兵不血刃
战神再生之兵不血刃
本文为《龙焱》、《全职特工》、《最强雇佣兵》姊妹篇与相关故事的延伸,致敬所有为民族复兴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读书交流群:244577168,有问题来群里讨论。
孤狼啸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