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清风确实爱玩,就算是月明星空之下,他还是能在秋千上荡上十几个来回,一会儿站在秋千板上,一会儿抓住板子蹲在上面,玩得不亦乐乎。
玩累了就靠在树上休息,一旁的小姑娘根本不在意,也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拿出酒壶递给了莫清风,二人一起喝着。
桃夭没有喝过酒,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小的姑娘就已经开始喝酒了。
微笑着走过去,桃夭问道,“莫老,可否请您给我问一卦?”
莫老刚刚咽下去一口酒,满脸通红,嘟着嘴唇,嘿嘿笑了下,对着小姑娘伸出了手。
小姑娘笑眯眯的眼睛完成了两道月牙,从口袋里拿出了三个铜钱。
莫老接过铜钱,像是街头占卜的江湖卖艺的算卦人一样,随手丢在了地上。
第一次丢下,莫老的脸上还带着笑容。
第二次丢下,那笑容便消散了,尽管小姑娘还满脸带着兴趣研究着,但莫老却已如看到了什么奇怪的事情一样。
他忽然扑上去,一把抱住了铜钱。
桃夭惊愕地蹲下身来问道,“莫老,怎么了?”
莫老突然仰起头,凝视着桃夭,“你……你……你……”
桃夭道,“我怎么了?”
他还没有问桃夭算什么,就已经开始卜卦,这本就是不符合常理的,而现在他的反应,更加不符合常理。
莫老忽然挣脱了束缚,猛地跑向了不远处的山上。
桃夭和小姑娘一愣,从后方追赶者。
莫老的脚步很快,似乎想要躲起来,但是身后的人并没有被他甩开,反而是紧紧的跟在身后。
他越跑越慢越跑越慢,直至最后到了一个悬崖旁边,这才停下了脚步。
悬崖并不深,但摔下去足以将这个瘦弱干枯的老人摔成肉泥。
他仰着头,看着远处的崇山,更高的山,更深的悬崖。
二人并没有走上去,先是对视了一眼,随后小姑娘歪着头问道,“莫老……你在这里干什么?”
莫老蹲在地上,像一个把玩自己玩具的孩子,可颤抖的后背又让后方的两个姑娘感觉到了陌生。
小姑娘试探着走过去,桃夭跟在她的身后,二人从侧面走到莫老身侧时,桃夭怔住了。
她看到的并不是一个疯子,而是一个泰然自若地老人。
霞光。
清晨的第一抹光照耀在了这个老人的脸上,将他的眉宇幻化成了金红色,在那一抹沉寂已久的眼神里迸发出了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力量。
桃夭说不出这是什么力量,但她却因为这个眼神,心生震撼。
莫清风闭上了眼睛,感受着风拂过面,感受着秋色迷离的晨光,缓缓道,“我知道是谁。”
小姑娘惊讶的说不出话来,捂着嘴巴。
桃夭缓缓道,“那先生可知我为何而来?”
莫清风嘴角扬起了笑容,“知也不知。”
他并没有卖关子打哑谜,紧接着道,“知你所来为何事,却不知这事该如何。”
桃夭深吸了口气,“先生为何以一卦,就变了?”
莫清风长出了一口气,“想通了。”
桃夭不解道,“先生想通大道了?”
莫清风笑了笑,“道不道的,自在人心。我想通的是,那小子为何如此,我又为何如此。我曾经妄自揣测圣人之心,可如今全明白了,我差的不是学问,也不是路,而是行。”
二人仍是不解。
小姑娘道,“莫老,您说的行,是我哥告诉你的那个么?”
莫清风道,“是,我已明白,这天下大事,天下大道,不该是一个三教寺的儒士该明白的,明白天下大道,天下大事的人也不该是一个儒士。”
小姑娘道,“那该是谁?”
莫清风道,“不该是谁,而是想要成为谁。”
小姑娘笑道,“那莫老你想成为谁呢?”
莫老笑了。
他笑得很开心,从那张充满红光,抖擞精神的脸上,从那双神采奕奕,绽放着光芒的眼睛里,笑的十分动人。
他缓缓道,“我才要去做,才开始做,而这一切,都不晚。”
“先生!”
桃夭叫道,“可我问的事……”
莫清风道,“大可不必担心,待我写封书信交给他便可。你所求之事,天不知,我不知,只有你自己才知。”
桃夭道,“我只是想问……我和他到底……”
“莫说。”
莫清风摆了摆手,“莫要再问,莫要再提,莫要再说,一切都在命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