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一一六章正名(四更求订阅)

第119章正名(四更求订阅)

第一一六章正名

太阳毒辣辣的,虽然已经接近落山,依旧热得让人难受。

卢象升的心情更加难受,作为北直隶有名的产粮区,大名府的粮食收成,可是直接会惊动京城里的大人物。

虽然一个多月没有下雨,事实上,大名府的旱情还没有到让人绝望的地步,毕竟大名府的水源是丰富的。

大名府有漳河、卫河、卫运河、滏阳河、洺河、留垒河;老漳河、沙河、马颊河等大大小小二十八条(段)河流在大名府境内流过,全旭东墙脚下的那条夹沟河,就属于马颊河的支河之一。

现在河水的水位虽然下降,不过对于灌溉而言,还是足够的,只是这些士绅们控制着主要的河流,他们不愿意放水灌溉,这让卢象升非常忧心。

在他好说歹说之下,终于有几个士绅高抬了贵手,要不然,卢象升真准备动动雷霆之怒了。

来到全旭的田地境内,这才发现,全旭的田地似乎没有受到旱灾的影响,麦苗已经长了一尺多高,郁郁葱葱,非常喜人,还有许多奇怪的庄稼,也都翠绿喜人。

卢象升有些感慨:“一路走来,就数他地里庄稼长得最好了!”

“全公子是一个有本事的人!”

卢象升是一个正直的官员,他与那些不作为的官员可不一样。

久旱无雨,他心急如焚,千方百计安抚百姓,组织抗旱救灾,结果成效都不大,老天爷不肯帮忙,说不下雨就不下雨,他能怎么办?没想到一个毛头小子居然不声不响的把生产搞得有声有色,他不禁感慨后生可畏。

就在这时,他的目光落在远处的田地里,还有不少人拿着一根根管子,朝着庄稼喷水。

这让卢象升非常奇怪,他指着那些浇地的百姓:“调头,快!”

马夫急忙调头,朝着正在浇地的百姓走去。

全旭的浇灌田地采取科学的计算,比如说像玉米地,那就每亩地一次浇灌十到十五方水,而麦子则是六到十立方水,反正浇地的工作也不是很累,拿着管子,浇就是了?

卢象升来到田边的时候,全旭也随后赶到了。

“卢大人,走去府上喝杯茶,这鬼天气,实在是天热,我那里有准备好……”

不等全旭说完,卢象升指着地里的水管道:“你这里哪里来的水?”

“哦,这个啊”

全旭笑道:“我找人打的井啊,我打了一千多口井,可没少花钱!”

这话全旭倒是没有说谎,虽然钻井机和设备是他买过来的,不过打井可是技术活,不是随便一个地点都可以出水。

全旭这边是找了几个打井的师傅,利用柴油机钻井,速度更为快一些,为了方便取水,哪怕大名府的平原平均海拔三十多米,全旭的机井普遍深度在八十到一百二十米深。

一口井成本约合三四千。

“那个浇地的东西?”

“是抽水机!”

全旭一脸遗憾的道:“西洋人的洋玩意,挺好用的,就是有点贵!”

卢象升一听价格贵,就长长叹了口气。

西洋人可是只认钱,不认人,他们的东西,想买需要有钱。

可关键是,卢象升还真没有钱。

全旭眼睛一转,顿时有了主意:“卢大人,是不是想打井?这事简单,反正就是出些力气,我这边有十几个工匠会打井,我可以命他们去给卢大人打井!”

卢象升没有应答,他指着地里长着的红薯秧苗道:“这是何物?”

“红薯啊!”

全旭指着红薯秧苗道:“卢大人有所不知,这可是好东西,耐旱,产量还高,一年可以收割十几次,不仅可以用来喂牛、喂猪、也可以用来炒菜,味道还不错,如果产量还富裕,还可以用石灰沤烂当绿肥,种上几百亩,好处多多啊,要不这样,咱们今天就吃这个红薯秧?”

全旭的话,让杨陆凯异常尴尬,喂牛、喂猪的东西居然给卢大人吃,是什么意思?

卢象升倒是对这种东西有了一些印象:“这就是番薯?”

“对,就是这种东西!”

全旭转身望着三娘道:“三娘,你学着我的样子,摘点红薯秧!”

其实,红薯秧种下去之后就可以摘一部分秧苗,并不会影响产量,这种植物,主要依旧根系繁殖和生长。

随着第三根和第四根发叉没几天,这样的红薯叶既嫩,又脆,非常爽口。

“别,别!”

“卢大人不用担心,这样不会减产,这东西比麦子和稻谷要皮实,只要不连根拔起来,就不会影响产量!”

不过,卢象升还是担心影响产量,只让三娘摘了几斤。

其实,卢象升只是担心全旭的地没有水源,事实上,除了夹沟河,全旭的地还真没有其他河流,夹沟河的水流量虽然不小,不过却远远无法满足十五万亩土地的浇灌。

好在,全旭自己早已有了应对之策,这也让卢象升松了口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回到明末闯天下
回到明末闯天下
明末乱起,人命如草芥,重生在这个时代,满腔热血逆天改命,搞发展,争天下!让遗憾不再,让国家富强,人民安康。
今晚去你家
三塘村的风流往事
三塘村的风流往事
世代受仙女庇佑的三塘村,同时受三汪水塘的滋养,村民厚道、淳朴、勤谨,村子表面看去平静祥和,实则暗流涌动,不乏好吃懒做、自私偷盗、淫邪风流、肮脏勾当。利益引发的摩擦从无断绝,房系斗争、族系争斗、村系斗争不断升级。村子历经各种灾难,在斗争中发生改变,在改革中历经阵痛,在蓬勃中根脉被砍,在发展中逆向衰败,仿佛失去仙女庇佑。男主刘熙风执拗,一度为求食搬离村子,在万劫不复的境地中坚韧不拔,抓住微弱生机获得重
九天玄珍
亮剑:我只打硬仗
亮剑:我只打硬仗
++++...讲武堂出生的袁飞从李云龙的副团长成为新一团一把手,经过半年发展成为分区司令,活跃于太行与太岳交界处。本文秉承优势兵力学说,基本是集中数倍兵力优势打歼灭战。...李云龙:你去看看老袁那个团,敢搞两个炮营,旅长还不去打劫。程瞎子:每次都被安排在袁飞旁边,真晦气。旅长:袁飞是我手下最可靠的,发财了第一个记得劳资。丁伟:论战略,我不服袁飞,但论微操,我不如也。袁飞:一营二连1号3号重机枪阵地
澜沧公子
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
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
我一个说书人,只是想混点茶钱,你却跟我说,听我说书的人是朱元璋?!还称呼我为大能先生?一不小心成了皇室之师,面对此等荣耀,咳咳...稍微接受一下,也未尝不可!我给老朱说教育,说科学,说工业,虽然老朱不懂,但我提出的方针能强国啊。我打造全新大明,成就世界之珠。
和哥哥
大明太子:最强幕后黑手
大明太子:最强幕后黑手
穿越第一太子朱标,却发现身上带着一个奇怪的金手指。难道孤不是唯一的穿越者?行吧,孤就隐藏在幕后,让那些穿越者给孤打工。于是,大家就有了一个共同目标:日月所照,皆为大明!
那片江湖大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