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之后再也无人敢在她面前作威作福了,同时苏麻喇姑成了宫中的一些小太监和宫女里靠山。
有一次宫中发生叛乱的时候,就是那个小太监把苏麻喇姑抢救过来的。
朱小娟跟在皇贵妃、贵妃等贵人的后面,边听边走就到了画展馆里,画展馆里也有画台,可以随时临摹。
朱小娟家中也有很多的古迹字画,虽然不多,但也有其二,还都是有名的字画,整整一个大书房,比客厅还要大,所以她不紧不慢地在跟着,看着。
唐寅的仕女图,郑板桥的青竹图,王羲之的兰亭序,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仇英的汉宫春晓图,有真迹也有临摹的,临摹不是赝品,有临摹的时间和人名,有几幅的真品还真在自己的家中,但她看到了一幅临摹作品是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横看竖看都比家里的真品还要画的好,连绵的群山冈峦和浩淼的江河湖水,布局在山岭、坡岸、水际中间,点缀着亭台楼阁、茅居村舍,水磨长桥,画中那捕鱼、驶船、行旅、飞鸟等描绘精细,意态生动。整个长卷中构图于疏密讲求变化气势连贯,披麻与斧劈皴相合,设色匀净清丽,青绿间以赭色,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恢宏,秀丽壮美,直逼家中的真迹。
朱小娟在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前停滞不前了,假如有可能把家里的那幅真迹拿到宫中来对比之差。
看临摹作品的落款是明末清初的一个笔名是落魄书生的人,落款的时间是崇祯十五年,也就是大清崇德七年。对这个落魄书生的人,朱小娟没有任何的映象,记忆中从来都没有出现过这样一个人,要说起来时间也不会很久远,过去也就是几十年的时间,近几十年出名的长卷画也屈指可数的,朱小娟把主要的画法,笔名,时间都记了下来,待日后有时间回到开封府的时候去问问爷爷。
朱小娟离开了千里江山图,看到画台上有人在画了,看她是在临摹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朱小娟没有再走了,站在旁边看了起来。
那宫女说这个人是刚刚被康熙皇帝选中入宫的。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也是一幅长卷画,但这幅不是黄公望的真迹,是董其昌临摹的,董其昌他的真迹家里有,对董其昌很了解,香光居士,明朝后期大臣,书画家。
董其昌是万历十七年的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湖广提学副使、福建提学副使、河南参政。泰昌元年,明光宗朱常洛继位,授太常少卿、国子司业,天启五年出任南京礼部尚书,因事辞官。崇祯五年出任太子詹事。崇祯七年回归乡里。董其昌擅于山水画,师法于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开封府家中存有作品有董其昌的真迹《岩居图》《烟江叠嶂图跋》。董其昌临摹黄公望的真迹,朱小娟还是第一次看到,在宫中又看到有人在临摹董其昌的富春山居图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