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清卫

第523章 暗查

四部的手段越来越成熟,王俭说起来总是能眉开眼笑,加上案牍库的不断完善和深挖,很多情报收集过来之后可以迅速的推演和衍生,给具体的侦办和渗透等行动作出有效的辅助。

比如这次,根据四部的分析,秦修远本人对于香糖也不仅仅停留在吃上面,而是有些研究。据说特别是对香味儿要求很高,若是不合他的喜好或者调制上有偏差他都不会要。所以秦修远一直以来都在同一家香糖铺里买,并且从来不会假手他人而是亲自到店里验货。

这么一来事情就有了第一个筛子,会筛除很多细枝末节的猜测。其中一个关键就是:既然秦修远的香糖都是他自己亲自买,亲自查验,且他本人对香糖比较懂行,那杀他的人若是真的是靠香糖着手的话又是如何骗过他的呢?

沈浩的想法和四部分析出来的一样:要么秦修远在服下毒物的时候没有了该有的判断力,比如味觉、嗅觉出现问题。要么就是他也无法分辨出来所以误食。

验尸的情况大案司那边在之前沈浩要回来的那份“初卷”里有说过,虽然上面比较粗糙,可是对于尸体大概的情况还是简单说过的,并没有提到秦修远在嗅觉和味觉存在什么问题。

当然这个世界的验尸手段比起另一个世界来落后很多,但这分验尸的情况也能作为一些参考。加上眼线并没有收到任何包括传闻在内与秦修远味觉和嗅觉有损的言语。基本上可以排除秦修远因为自身判断能力缺失而误食的可能。

后者,“无法判断真假香糖”才是最有可能的致死原因。

沈浩对香糖没有研究过,他甚至都不吃那玩意儿。但他可以将香糖类比成他喜欢并有些研究的“酒”,试想一下有人若是要用一壶假酒诓骗他并成功,那么那壶酒绝对不能单单是“假酒”,同时还必须是“好酒”。

看起来矛盾,可这就是事实。想骗行家,必须要拿九成真的出来做幌子,留一成假的掺进去。不然不可能成功。

所以沈浩现在让皇城里散布的那些眼线们小心翼翼盯紧着的就是一家叫“金丰源”的香糖铺子。秦修远死前常年都是在这家铺子里买的香糖。而且这家铺子在皇城内香糖圈子里名气很大,许多达官显贵都在他们那里买香糖。

盯紧铺子,更要顺着铺子摸到制作香糖的作坊。这玩意儿各家有各家的配方,属于“保密”,一般都设在城外的庄子上。这些并不难查,但想要蹲守到有用的消息却是需要时间慢慢打熬的。

只不过沈浩肯定没有这么多时间耗在这件案子上,他需要尽快打开突破口。而且他已经笃定了秦修远的死绝对可以从香糖方面找到突破口,并且背后凶手也肯定和秦家自己脱不了干系。

于是一份命令便到了王俭手里,然后再转到章僚手上。

章僚掌控黑水计划里的收尾部分,也就是“无常部”。主要是针对另外三部收集和分析出来的情报进行执行。

这次无常部由章僚亲自带领,一共分批次两天陆续来了六人到皇城,结合眼线的情报,对“金丰源”的店铺、作坊进行了一系列的摸排,最后制定了潜入的计划。

“金丰源”名气再大也只是一个民间店铺,包括作坊在内虽然有不少家丁武士当做防卫,还有一些法阵作为戒备手段,可比起专门针对“潜入各种目标”进行过长期训练的无常部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难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离世传
离世传
在历史的长河中,任何人最多就只是一颗流星,无论多么光彩夺目,都会一闪而过,如昙花一现,便消失无影。阳凡乐也本是匆匆过客,在崇尚武术的天斗大陆,不能学武是他最大的遗憾,然而接连而至的机缘却让他进入到了修士的世界,孤独是他一生的写照,情字当头,道也难修!命数却赋予了他传奇的一生,他的传奇却在悠长的历史中镌刻下不可泯灭的痕迹!当后人翻开“创世-天斗历-人物志”的时候,就会赫然发现他的名字和八个字的评语-
一叶公馆
躺平男流落修真界
躺平男流落修真界
现代躺平男,巧合穿越成一个小乞丐,做替身进入修真界;在修真界,如何对待宗门、散修、邪修魔修乃至女修?如何对待那些妖灵异兽?不狡诈不开挂的实在人就不能好好活着吗?在实力为王人性复杂的修真界能否更舒服地躺平呢?
搬砖闲人
大胆僵尸,吃我一记闪电奔雷拳
大胆僵尸,吃我一记闪电奔雷拳
半碗清水照乾坤,一张灵符命鬼神。脚踏阴阳八卦步,手执木剑斩妖魂。挥泪洒酒英灵地,道气长存天地人。红绳糯米今犹在,不见当年林道人!可惜他并不是林道人,也不是他的徒弟,而是那个被炼制成为尸妖的男人,石少坚有一点懵,他要改变自己的命运,第一件事就是当一个“好人!”
行走的五花肉片
上神请受我一拜
上神请受我一拜
“以后你是我的人。”我一脸惊呆的模样,“宁溪哥哥,你说话真有趣呢。”“是你父亲告诉我的。”“我父亲?”我内心气死了,被父亲卖了,还帮忙数钱。这些年敢情我父亲把我托付给宁溪了!表面上我还需要表现得羞涩可爱得不要不要。天知道,我避而远之,对方偏偏死命往我身边靠过来。“是啊,我准备等你大一点,带你上京赶考。”“我可以在家等你呀。”“阿华。”宁溪唤了我的名字,眼神比往常温柔了不少,“你长大了,那就会有更多
平生相思
飘零飞叶江湖泪
飘零飞叶江湖泪
乱世江湖,纷争不断,剑客的剑,美女的情,夹杂太多情与恨、血与泪。
孙磊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