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清卫

第240章 初成

封日城辖区内各地的牙行最近都很忙,罪官的家眷会被送到他们这里发卖,这些平日里使唤奴人的“上流”们,如今也成了奴人,等待他们的是分类和调训。不知道多少人会在牙行里成为“损耗”的那一部分。

平时罪官家眷很少的,特别是那些千金大小姐和富太太们,很抢手。牙行的人也是忙并快乐着,能发一笔了。

除了新进来的大批罪官家眷需要接收安排之外,还有大量的购买需求。从厨娘到杂役、护院、丫鬟、车夫等等,需求量也是平时数倍。弄得本来充裕的奴人储备一下有些捉襟见肘了。

朱寿现在意气风发,就在这月初,老行主趁着封日城内官面震荡的机会彻底退了下去,就在城外的一个庄子里落户,准备养老了。门下子嗣有三个安排进了牙行,朱寿办的,因为他现在顺理成章的坐上了牙行行主的位置。

旁人都觉得朱寿是运气好。本来没多少机会上位的,可皇城里两个竞争对手自己把自己作死了,虽然蹊跷可谁也没往朱寿身上想,不觉得朱寿能有这种能耐和胆量。

而后又遇到“净西”行动的整肃,人心惶惶之下上面根本没人敢来封日城这个是非之地接任,最后加上牙行老行主的力荐,朱寿顺理成章的坐上了梦寐以求的位置,丝毫没有波澜。

开心是肯定开心的,头一次朱寿对姓沈的那个煞星的看法有些缓和了,那人阴损毒辣不假,可说的话还是能信的。以后或许还能借势继续往上爬呢?

手边是一摞身份证明文书,全是从这次要出的奴人里选出来的,朱寿要对这些人进行短期的“训练”,负责这一块的是刘猛麾下的那些玄清卫密探。朱寿现在也是玄清卫的人了,小旗官的身份文书他是已经签了的。

训练的方法也是速成为主。靠药物对这些奴人进行控制,然后教授一些基础的情报收集手段,再给画一个大饼就算完事了。这些奴人都是选的头脑灵光的,懂得怎么选。

反正这已经是出的第二批了,每一批这种特训过的奴人差不多二十来个,虽然比起整个封日城目前的需求量来说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可是这已经是刘猛和朱寿联手努力的最大能力了。不过针对主要目标定点投放的话效果其实应该会不差。

这件事姓沈的那边催得很急,知道趁着这次大量外地官人过来安家的机会可以往封日城里大肆撒钉子,过了这个时机以后就没这种便宜事了。

“大人,已经未正时了。”

朱寿忙着公务,手里的事情很多,除了玄清卫的机密牙行本身的事情也是堆积如山。所以但凡有什么紧要的事情他都会提前知会外面的副官或者房门,让他们到时间提醒自己,免得忙起来忘了。

朱寿抬起头了,嗯了一声,将桌上的东西收拾了一下,又将那些密探的资料收进了随身的储物袋里,然后才起身离开了公廨房。

“你不用跟着我,自己去忙吧。下午我可能不会回来了。”

“好的大人。”

这副官是朱寿新升起来的,以前的那名副官已经被他派到郯城牙行当主事官了。

出了牙行,朱寿去了传送法阵,辗转到了黎城下面的一座小城,浩城。出了传送法阵之后找了一个巷子,从储物袋里拿出一顶带黑纱的斗笠戴上,如今这东西朱寿是常备,很好用。

再从巷子里出来,然后七拐八拐的进了一座小院。门口蹲着两个看起来像是乞丐的落魄户盯了过来,之后看到朱寿手里亮出来的腰牌,然后才默不作声。

院子里结构复杂,进了门还有两道内门,每道门前都有人守着,再往里才开阔。据说这里以前是钱庄的银库,后来钱庄迁走了闲置了下来,再被刘猛买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芒鞋晚虹,天老云枯
芒鞋晚虹,天老云枯
一任江花闲中孤独人,求真求臻烂漫山花里不羁不圣的剑客冷艳勾魂处旧时光里的寻雪碧水青山间卖茶的慎儿还有那座在星月下渐渐空白的星月楼
陈熙言
汉笔
汉笔
主角:周东在这星空的深处,有着不一样的世界.............................
汉笔
容定天下
容定天下
没有天下无敌,没有创世神通,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感悟生命真谛的过程。放下那些无聊的打打杀杀,从一个男孩成长的过程感受另一种玄幻。
木易非木
昆仑风雷剑
昆仑风雷剑
本书是作者寒江子,怀着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以极大的热情,完成的一部集武侠,玄幻,悬疑,言情,诙谐于一身的作品,作者塑造了王拓,秦淮三杰,霜满天,蔡珂,金花夫人,芈芍药等,这些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根据历史故事,演绎了这些英雄豪杰,为惩恶扬善,维护正义,与代表邪恶势力的剃刀门,展开的一场轰轰烈烈的生死对决,本书作者用大量的篇幅,通过如家客栈,比武招亲,墓穴探宝,决战南京,逍遥岛大战等十个卷次,淋漓尽致的
寒江子
请天道赴死之问天卷
请天道赴死之问天卷
四海浩渺,九州广袤。灵脉福地星罗棋布,修仙流派数不胜数。四方仙宫、道楼、灵犀阁、菩提院并称四大修仙圣地。中小宗门大多依附于这四大修仙巨擘。天道无常,万物有法。仙凡亦有别。自先天神魔一族退出四海九州,人族先天修士不得干预凡间大势已是公认的天道法则。数万年来,凡人与修仙者彼此互不干涉。直到一个人的出现,仙凡有别的天道法则就此打破。他命格异常,出生之时,天生异象。有人说他是神魔之子之名,欲除之以消灾祸。
梁家大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