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

第一百八十三章 征用

说起在巨鹿城内的的三家粮商米店,还真的挺有来历的。

高家粮店,其背后的家族却不是巨鹿郡本地之人,乃是清河高唐镇的高家,其家祖祖辈辈在高唐经营,是清河一带首屈一指的地方豪强。

可能说起清河高家或者大家还没有太深的印象,但是若说起河北四将,可能就知道是谁了。不错,正是河北四名将颜良、文丑、张合、高览四将之中高览的老家。

呵呵,说起这高览,其实刘易已经和他打了几次的照面,前不久想半路刺杀自己的时候,高览也一同出手了。事实上,当天若不是颜良、文丑两将联合起来可以迸发出更加强大的战力,要不然,还真的抵挡不住张合、高览、纪灵等几将的冲击。如果不是他们一心是想刺杀刘易,而是合力和颜良、文丑两人生死拼杀,那么颜、文两人肯定是不敌他们几将的。

张合自是不用说了,五子良将之一,其武艺早就有了公论,事实上,此高览的武艺也不差,他在后来的官渡之战上,能够和许诸大战而不分胜负,由此就可见其人并不是浪得虚名。只可惜,高览后来碰到了赵云,死于赵云枪下。

更可惜的是,他和刘易可是对头,所以,现在还不拿他家族的产业开刀更待何时?

对于这些有着深厚背景的产业,是必须要肃清的,要不然,待刘易在此地完成了工作之后,他们又会冒出来作怪,特别是那些名门望族。现在刘易在此,他们就已经轻视无视刘易了,如果刘易不在这里的话,他们岂不是又是冒出来和官府作对?

刘易虽然要借振灾之名打响自己的名声名望,但是也不会在此巨鹿做无用之功。待把这个地方的民生搞上去之后,刘易更想在这里打下自己的一个铬印,想把这个地方变成自己的一个粮食生产基地。

此冀州巨鹿之地要比涿郡涿县的地方更肥沃,更适宜耕作种值。冀州之地历来都是北方有名的粮仓,后来韩馥为冀州太守时,正因为他的粮草充裕,分别受袁绍、公孙瓒等窥伺,终被袁绍所灭。

刘易的意思,并不是想把巨鹿占为己有,不是想把巨鹿变成第二个属于自己的基地,因为此处地方乃属兵家必争之地,刘易暂时还没有那个实力把此地据为己有。哪怕有实力,刘易也不会占着此地,受到四面受敌的攻击。刘易想要的,只是在群雄起兵讨伐董卓的这几年之前,从这里获得大量的粮食储备。通过贸易的方法,把此地生产出来的粮食,偷偷的运到涿郡的基地去。

说白了,刘易就是想做此地的最大的一个粮食收购商。而想收购此地的粮食,那么就必须要打破本地豪族对此地的粮食垄断。或者说,要和当地的粮商达成一种粮食采购的协议。

而高家的粮店,是不可能会和刘易产生交易的,他们只会忠于袁氏一族,决不会再和刘易做交易。再说,他们本是清河郡的豪族,把手伸到了巨鹿来也太长了,所以,高家就是刘易要打的第一家。

至于另外的张家、耿家,他们在本地根深蒂固,打是要打,但也不急在一时,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家一家去解决。

现下城里正在县令羽飒等县官的安排下如火如荼的开展着春耕自救工作。没有农具的百姓,到官府衙门去领取由羽则等县官收集起来的农用工具,一切都有秩序地进行着。

高家粮米店前,门可罗雀,没有一个客人。

城里哪里还有人有钱购粮?就算有,也早就被他们用高价出粮搜刮干净了。当初巨鹿城落入黄巾军手里的时候,他们的粮价高达50铜钱以上一斤,在黄巾军被打败之后,粮价也是居高不降,直到任命了新的县令之后,在县令羽飒的压力之下,才慢慢的降到了现在20铜钱左右一斤粮食。但是,现在的情况,别说是20铜钱一斤了,就算是2铜一斤,百姓也没有钱到他们的粮店里去购粮了。

20铜钱一斤,只是他们售给官府的粮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皇孙白手起家
皇孙白手起家
李昭的父王李齐是个坑货,逼宫失败,然后全家跑路。李齐被抓回长安,李昭逃进大山里。部下不知所措的看着他,李昭淡定道:“诸位放心,一切皆在我谋划之内。”李昭心里很慌,谁能告诉我,大山里该如何生存。
大千飞雪
大明状师
大明状师
高律李子谦穿越大明,成为了大明朝治下的一名状师。于是,他破悬案,鸣不平,登朝堂,平天下。
不吃白菜先生
鼎锅底人
鼎锅底人
明初年间,未来皇妃与贫寒小子偷吃禁果,当处死。一出假死他们得以金蝉脱壳,逃进原始森林。他们遭遇猛兽、野火顽强活下来。又遭遇地陷沉入几百丈的天坑与世隔绝。在他们准备就在那共度余生之际迎来了他们的孩子,为了孩子,男主想尽了法子终于爬出了天坑。在他们安居乐业时又遭战乱,他们收留一群妇女儿童回避天坑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甘望明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重生平行世界,高考结束后,才知道早已激活了系统,但是系统要求他去参军。可,他已经确定自己是高考状元了,没办法,他只能带着种子,先去参军,一步步走上巅峰。
燕草
弘唐
弘唐
那一年,王勃准备南下,看望被自己连累贬官交趾的老父。那一年,骆宾王在长安郁郁不得志,南下巴蜀巧遇卢照邻。那一年,杨炯待制弘文馆,渴望仕途,却怀才不遇。那一年,贺知章正天下求学,背起行囊,准备远赴长安。那一年,唐军在西域对吐蕃战事取得大胜,吐蕃再次向大唐请和。那一年,刘仁轨破新罗兵,新罗王金法敏遣使长安“谢罪”。那一年,高宗李治风眩症日重,召群臣议武后摄政之事。那一年,洛阳合璧宫,高宗嫡长子李弘卒,
染血的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