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狐臣

第一百八十五章 没人是傻子

知~~知~~

秋日初临,满山遍野的蝉鸣,响着最后的合奏,炎热的气息在阳光令人汗流浃背,从太原出来的两辆马车此时顾不上燥热,正全速赶路。

耿青坐在闷热的车厢,正揣摩长安目前的局势,白芸香母子的事送来,途中就经历一月有余。

事情自然在月前,他还在太原忙碌迁民屯田时发生。

“大柱,休息一阵吧,天太热了,飞狐县最热的时候,也没这边热。”

外面响起大春的声音,耿青撩开帘子一角,九玉骑着马,脸上没什么汗水,另外几个村里的青壮,早已汗流浃背。

旋即,点了点头,让大春去前面一处林子,“别靠路边,把马车赶紧林子深处,回头来个人,把地上的痕迹遮掩了。”

大抵吩咐了一句,车里的青年望着手里的书信又陷入了思绪。

李克用派不派人来追他无所谓,长安那边才是最担心的,结合秦怀眠、谢瞳两人不同的书信,以及这段时间在太原听闻的朝廷动静,李晔应该正对蜀地用兵。

皇帝的目光应该不会放到孤儿寡母上,何况与他并不相熟。

走出马车,天光灼热,透过衣裳也能感到滚烫的温度,耿青抬了抬头,烈日炎炎,骂了一句:“真他娘的热......”

便走进树林短暂休息。

白云如絮,飘过蔚蓝的天际,灼热的阳光根本掩盖不了长安百姓的热枕,甚至沸腾的情绪。

毕竟积弱多年,朝廷终于变得兵强马壮了。

正如耿青所想,一个月前,朝廷三年来暗中谋划蜀地越发明显起来,暗中唆使东川节度使顾彦郎、利州(四川广元)刺史王建,设永平军,以名叫王建赴任邛州为节度使,与西川节度使陈敬瑄对峙,发生了几次大小规模不一的摩擦。

而明面上,李晔遣左谏议大夫李洵为两川宣谕和协使,一面偷偷督促顾彦郎、王建备战,一面安抚陈敬瑄情绪,做最后攻伐西川的准备。

剩下的事,静待发酵了,长安、蜀地来往的军情信函烘托出天子重振朝纲的气氛下,李晔正着手另外一件事。

“枢密使杨复恭、王彦范,左军中尉刘季述、右军中尉王仲先......全在朕的名册上,北面的李克用无暇南顾,与朱温、赫连铎、李匡威对峙,如此妙机,正是朕动手的机会,秦侍郎,你觉得如何?”

文昭殿书房。

袅袅檀香飘出香炉,正首位龙案后面,已坐了三年的皇帝李晔,不复初登大宝时的迷茫,批阅完手中的奏折,抬了抬脸,看着下方身形魁梧的吏部侍郎。

“卿是老臣了,身怀高超剑术,到时可要保护朕。”

话语以说笑的方式讲出来,听在秦怀眠耳中,是有敲打的意味,如今的陛下确有明君之相,运筹帷幄也娴熟的紧,就是太醉心于平衡朝中势力。

不知是否知道宫中宦官当年的事,还是跟已经退出长安的耿青有关,新晋宰相来自清河崔氏,与当年被耿青所杀那位崔璆乃同堂兄弟.......

此时,对方就站在秦怀眠前面,身姿挺拔,阔脸高鼻,上唇下颔胡须半尺,年约三十有二,眼睛如鹰眸露出寒光,仿佛时刻都在审视旁人。

不久,召集的几个文武从文昭殿出来,走在前面的秦怀眠被人叫住,正是那位新晋宰相崔胤。

笑呵呵的过来,与秦怀眠并肩走到一起。

“秦侍郎走的这般急做甚?对了,陛下刚才之言,你我可要同心啊,宦官之疾,顽固已久,落到眼下,该是彻底根除才是。”

“崔相说的是,秦某自然听从陛下差遣的。”秦怀眠跟着轻笑,似乎感觉不出两人之间的剑拔弩张,走了几步,他看着前面,“忘记一件事,崔相可有婚配?”

“呵呵......秦侍郎,崔某今年三十有二了,你说成婚否?”

“那为何,秦某听说崔相家里有人,窥视一对孤儿寡母......难道崔相喜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穿越到贞观年间,成为宰相房玄龄之子房遗爱,他发了狠誓:头可断,血可流,绝不娶高阳公主!房遗爱:“李二,退婚!”李世民:“取朕的刀来!”房遗爱:“要不,换一个?”晋阳公主嫣然一笑:“换我呀!”李世民:……最宠爱的小棉袄竟然漏风了。
七月余火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罢了。”永承天深叹一口气,“臣先走一步。”永承天,炎汉国师,乃炎汉帝国少有的几位谪仙人之一。一手炼运化人之术,可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将缥缈的气运转化为活生生的真人,神鬼莫测,妙不可言。可即便如此,也架不住炎汉国运日渐衰落,又恰逢先帝驾崩,小皇帝上位,毫无根基。为稳国运,永承天只能以自身为代价,与小皇帝的龙运绑定,创造出半朝文臣,才成功将国运稳固。待蓦然回首,小皇帝已然龙运尽丧,天下各地皆是潜龙之
灭世大帝
汉阙三国梦
汉阙三国梦
不知是穿越还是转世投胎,大学生肖彤成了刘备的败家儿子。乱世三国,是梦幻抑或历史?是励精图治以求一统,还是苟全性命做个安乐公?
一吃就胖
皇孙白手起家
皇孙白手起家
李昭的父王李齐是个坑货,逼宫失败,然后全家跑路。李齐被抓回长安,李昭逃进大山里。部下不知所措的看着他,李昭淡定道:“诸位放心,一切皆在我谋划之内。”李昭心里很慌,谁能告诉我,大山里该如何生存。
大千飞雪
大明状师
大明状师
高律李子谦穿越大明,成为了大明朝治下的一名状师。于是,他破悬案,鸣不平,登朝堂,平天下。
不吃白菜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