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大家还在惊叹的时候,义净继续介绍起了《法华经》来:“《法华经》是这部佛经的简称。它的全称是《妙法莲华经》。根据佛经的记述,这是释迦牟尼佛在晚年时所宣讲的佛教教义。至于《法华经》里的内容,我听恩师曾经介绍过,《法华经》是释迦牟尼佛发现很多修行人根本就不相信他们自己也能成佛,甚至认为自己不配成佛,因此,他们只将自己的目标定在成为阿罗汉,实现涅盘就行。殊不知,熄灭欲望和烦恼之火,只是解决人生最基本的痛苦,并没有达到圆满觉悟。而只有人成为圆满觉悟的人,也就是成为佛,才能永远不痛苦。换言之,《法华经》最大的作用就是,它明确告诉所有人,无论贫富,也无论贵贱,每个人都有能力成为一个圆满觉悟的佛,我们应该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而不是止步于阿罗汉这一层次。“
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最终成佛啊,念那么多《法华经》,有用吗?杜氏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是的。“义净笑着看了看众人,继续回答,”《法华经》给我们提示,我们所有人都有机会成佛,但并不是所有人最终都能成佛。即使恩师,现在已经转《法华经》超过一万遍,也未必能成佛。但有一点得到了验证,这就是刚才各位檀越好奇的问题:恩师真的在写《法华经》的时候感得舍利了吗?贫僧可以为恩师作证,此事断无半点虚假。“
”如何能证明无假?“崔氏刁钻地追问道。
”确实不好证明,也没有必要证明。“义净淡淡笑着回应,”此事真实,信者必信,不信者,你就是以性命为誓,你觉得他们就会相信?贫僧之所以相信恩师,是因为贫僧几十年跟随恩师,目见耳闻,心知恩师不是贪慕荣华富贵之人,更不会故弄玄虚。佛教向世人宣传做人最基本的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而佛教对僧人的要求远远不止这五戒,而是细致入微地根据僧人的修行进度,不断追加了戒律。如贫僧这般受了具足戒的僧人,最基本需要遵守的佛教戒律就有两百五十条。舍妹在泰山脚下一个尼姑庵内修行,所秉持的戒律三百有余。恩师对弟子言传身教,弟子一直在不断跟随修正自己的言行不妥之处,不断鞭策自己做好僧人的本分,哪敢连最基本的做人五戒都破戒呢?“
崔氏不再言语。他心里清楚,僧人的气象庄严,并非凡俗之人可以比拟,这种庄严的气象,并不是僧人想要装就能装出来的,而是需要日复一日养浩然之气而成。作为儒家弟子,他在研读《孟子》的过程中,对孟子所言养浩然之气也略有心得。心中坦荡、心怀天下之人,才能让浩然之气不断升腾。
”那也用不着每天都读《法华经》吧?读那么多遍,有用吗?“贝州刺史忍不住追问。
”佛家讲究一门深入。贫僧的另一位恩师善遇法师在示寂之前,谆谆教导贫僧要专注于佛经,不必浪费宝贵的生命向外弛求。贫僧在恩师的督促下,最近十五六年不断深入研读佛教戒律,读任何经,必定想到佛教戒律,做任何事,必定想到佛教戒律,尽管现在对佛教戒律仍有不少困惑,但总体上来说,这种一门深入的功夫,让贫僧受益良多。恩师选择转《法华经》,应该也是这个考量吧。“
”读那么多遍,真的有用吗?“杜氏锲而不舍地追问。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义净微笑看着杜氏,”恩师转《法华经》达到一定的功夫之后,感得舍利,就是明证。至于恩师的身体状况,大家有目共睹,每天凌晨不到五更,在大家还在被窝里睡懒觉的时候,我们僧侣便需要开始早课。每天晚上在所有人都已安歇之后,大约两更以后三更左右,我们僧侣才休息。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恩师的身体没有出现什么病痛,反倒一直健康。这是稀有的福报。贫僧想,这大约也是恩师专心致志转《法华经》的结果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