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工业革命

第二百八十章 工业之城的规划

朱舜第一时间安排好自卫队队员们的抚恤问题,接下来又召集了各个署的署政,开始为工业之城做准备。

朱舜最为关心的就是水泥的产量问题,看向了工业署署政张焘:“水泥厂的日产是多少。”

张焘正好有好消息告诉朱舜,禀报道:“会首,几名京师大学堂学子发明了一种新的立窑,通过立窑法生产水泥,产量大增。”

“一座立窑的日产达到了20吨,目前正在逐步改建水泥厂的圆窑,估计到这个月月末,应该就能彻底改建成功,实现10座立窑的目标。”

“这样一来,日产就是200吨水泥,一个月就是6000吨水泥的产值。”

立窑的出现确实是一个惊喜,水泥的产能大大增加,圆窑一天烧制的水泥也不过4~5吨,京师大学堂学子发明的这种立窑,直接把产能提高到了20吨。

工业之城是一座完全由熟铁和水泥构成的混凝土之城,还要铺设一条条混凝土道路,使用的水泥以万吨计数,月产6000吨显然是不够用的。

朱舜给张焘下达了新的指令:“30座,最少要建造30座立窑,把水泥的月产值推到将近两万吨。”

30座立窑的指令,让张焘面露难色,倒不是他不想扩张水泥厂,水泥厂的建造倒不是太难。

但是水泥厂的建造可不仅仅是增加二十座立窑那么简单,还要有蒸汽石灰石厂、蒸汽黏土厂等等配套设施。

这些配套蒸汽工厂又需要大量的蒸汽机械,北平机械局生产的各种蒸汽机械,排队都排到后年了,很难再挤出来一部分蒸汽机械,建造矿石蒸汽工厂了。

张焘作为工业署的署政,需要一碗水端平,这样才能服众,就算是强行征调了一批蒸汽机械,工厂主们心里肯定会有怨气,毕竟都已经把订银给了。

朱舜明白张焘的难处,担任了工业署的署政,享受了那么大的权利和待遇,就要承担调配资源集中建设的责任。

增加的20座立窑怎么解决,那是张焘这个工业署署政的事情,朱舜只看结果。

建造工业之城最主要的水泥问题,定了一个目标,接下来就是基建署了。

朱舜看向了这里唯一一个嘴上没毛的腼腆少年李州桥,看见会首的视线落在自己身上,李州桥深吸一口气站了起来,走到了正堂中间。

正堂中间放着一具木支架,支架上钉着一面木板,李州桥把手里的青檀熟宣铺在了木板上,这是一张工业之城的全景图。

在图纸铺开的那一刻,李州桥整个人自信了很多,甚至开始意气风发了:“整个工业之城的外观是井字形,看上去就是一个九宫格,总共分为九个区。”

“名称就就按照各自的方位命名,东区、东南区、东北区等等,每个区又被划分成一个井字,形成工人们居住的胡同街道,一共是七十二个胡同。”

“每个胡同去掉酒铺、茶馆、菜市口、绸缎庄这些铺子,可以居住一万人。”

一万人!

除了一脸平静的朱舜,在座的工业协会高层们全部集中精神看了过去,咋舌不已的看着那张看起来不大,如果真的建造成功,又是一座四聚级别的城池。

七十二个胡同,每个月胡同居住一万人,居住在这里的大明百姓,表面上的数目已经达到了七十二万人。

等到工业协会控制了黄河以北,人数绝对不止七十二万人了。

基建署建造的房屋,全是二层水泥宅子,还带一个小院子,计划是居住三四口人,但是住下十余口都没有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在洪武底下当小官
大明:在洪武底下当小官
穿越大明洪武时期,顾良成了一个小小的腐败县令。你问他怕不怕?当然怕啊。洪武帝是谁?那可是历史狠人,砍头就像吃饭喝水。“但我没得选啊,不腐败怎么进步?不进步怎么给洪武帝搞蹦迪,做酒吧,产业一条龙?”“这年头,什么都要钱!不腐没法运作啊!”顾良摊了摊手,看着围坐一圈的其他囚友。胡惟庸,蓝玉,李善长:“……”
小车仔
蒸汽大隋
蒸汽大隋
多次违规操作让主角被空气锤爆头穿越到隋末同名农村少年身上。别人穿越不是帝胄就是门阀俊秀,李平却只是个农户之后,并且刚穿越过来全村就已经死于乱军之下,无奈只能和几个小伙伴逃入山林。“农民就农民吧,好歹给我选个大城市啊,怎么是个山沟沟?还有我的金手指呢?怎么铁匠铺也跟着过来了,感情穿越后还得干老本行?”投靠李世民?加入义军?不存在的。看主角如何在隋末乱世中建立自己的工业帝国,并以集团制取代郡县制成为以
老夫和你拼了
红楼:什么?我是皇帝?
红楼:什么?我是皇帝?
误入红楼,叫张破厄,当了皇帝,学会拉扯,劳逸结合,贪爱美色。
于中悦
谋晋
谋晋
本书轻穿越、无系统、非爽文,只是沿着真实历史脉络演绎的历史类小说,喜欢研究历史的可以一起探讨,喜欢看爽文的就没必要浪费时间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五胡乱华,中原陆沉,庙堂之上,禽兽当道,市井之内,野兽横行;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东晋的温峤、瘐翼、诸葛无绪、殷浩、蔡谟、司马昱、谢安、谢玄、王坦之、王彪之、刘牢之、刘裕皆是当世之能臣,成汉李势、仇池
石头阿愣
史上最强农民
史上最强农民
李长生意外穿越到平行世界的古代山村,凭借穿越捆绑的金手指,精通医术,精通种植,通过一步一步的努力,将小小的山村打造成战国时代下超然物外,人人向往的圣地。
小菜鸟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