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工业革命

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机的选址

宋应升看向朱舜的目光,多了一丝敬佩,回答道:“这正是朱先生的高明之处。”

“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先以恩,安抚民心。”

“然后以利,安定民心,有了土豆面粉,基本上能保证老百姓能够吃饱了,只要有饭吃,就不会闹事。”

“过去,在下也一直不明白,以新式机械惊人的生产力,再加上皇上的重视,朱先生为何没有快速扩张。”

“现在看来,朱先生深得一句话的精髓。”

宋应升很快就说服了其他人,仔细一想,还真是那么回事。

工厂主们停止了争论,视线全部放在了宋应升身上,认真听他一层一层的剥开这里面蕴含的深意和庙算。

宋应升停顿了片刻,在工厂主们期待的目光下,说出了那一句话。

“大国治理,当镇之以静。”

宋应升说到这里便不说了。

这里的工厂主们,要么是周员外这样饱读诗书的乡绅,要么是从小苦读经史子集的将种子弟。

都有一定的学识,听了宋应升的最后一句话,全部陷入了沉思,细细品味里面的含义。

心里渐渐充满了对于朱舜的敬佩,这一次不是敬佩朱舜的发明能力,而是说上一句经世济民都不为过的治国才干。

如果真是莽撞的快速扩张,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工厂主这方要死人,活不下去的老百姓也要死人,最终受益的却是东林党和晋商。

宋应升敬佩朱舜,朱舜对于他也多了几分惺惺相惜。

一项新的发明,再是先进,想要真正推广,必须要考虑到复杂的政治因素和社会环境。

上来就傻不拉几的要称霸这里,称霸那里的,最后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朱舜很明白作为一个穿越者,最缺少的不是银子,不是兵权,也不是地盘。

而是聚拢在身边的人脉关系。

没有深厚的人脉关系,没有利益的捆绑,在边疆当了几年兵就能称王称帝?就能拯救大明?

可笑。

睡着了,半夜谁给上一刀都不知道。

宋应升似是看出了朱舜的惺惺相惜,话锋一转,再次说道:“但是这个问题,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不过嘛,朱先生既然喊我们来了,应该是找到了对策。”

宋应升说到这里,又不说了。

如同隔靴搔痒的工厂主们,哪里能耐得住性子,一起催促起来。

“老宋,卖什么关子,有什么话赶紧说出来,俺老黄都快急死了。”

“应升贤侄,尽管畅所欲言。”

“宋先生,赶紧赶紧。”

朱舜没想到一直在祠堂教书育人的宋应升,竟有这等的战略大局观,也来了兴趣,示意他继续说。

宋应升温文尔雅的笑道:“梳棉机。”

“手工经济的棉布价格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棉花的价格高,只要咱们给老百姓提供廉价的棉花。”

“嗯,梳棉机生产出来的是棉条,更加节省了老百姓的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从绣春刀开始,横行诸天!
从绣春刀开始,横行诸天!
觉醒穿越天赋,李行舟开启了横行诸天的旅途。在里,他是大权在握,扶持新主的锦衣卫指挥使!在里,他是单挑黑石组织,夺取罗摩遗体的玉面修罗!在里,他是开拨大军,跨海征东的大将军!在里,他是魔威赫赫,傲视群雄的魔教教主!大漠的客栈,阴森的兰若寺。弯弓射神雕,魔剑弑双龙。一夜白发的魔女,永不落空的飞刀......从绣春刀开始,横行诸天,百无禁忌!江湖侠名剑下取,万载豪名乱中求!我是李行舟,万界行舟,永无止境
回舟待月
大秦帝国之万国来朝
大秦帝国之万国来朝
始皇帝薨死沙丘,太监赵高勾结丞相李斯,联合胡亥,篡改诏书,矫诏赐死皇长子扶苏。然而,传旨特使来到九原郡,竟然被眼前所见的一切吓坏了。一座巍峨巨城,屹立大河北岸。巨城之内,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排列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门前屋后栽种桑树、竹子,遍地植物。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此起彼伏。奇装异服的百姓在田间来往耕种劳作,老人孩童,怡然自得,其乐融融。传旨特使:我只是迷路了,并没有陛下的旨
愤怒的大熊猫
重生废太子,开局贬为藩王
重生废太子,开局贬为藩王
半年前赵桓穿越到这个历史不存在的大周王朝,成为了帝国的皇太子,本以为能从此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然后周帝一纸诏书却将其贬到了人人谈之变色的岭南。“你说这里是瘴疠之地,本王偏不信!”“你说这里的官员大多是无能之辈,在朝中混不下去才被贬至此,本王也不信!”一片莽莽的岭南,因为赵桓的到来,引起动了一场场风波......
声花落雨
代号财神
代号财神
他是外籍华人、着名侦探、大收藏家,曾经当过五六年的雇佣兵,突然穿越到了远东大都市南城。加入党组织,清除日谍,潜伏进国党特务组织,成为日本间谍的梦魇,也是党务调查科特务头子的克星。这是高手间的较量,演绎的是谍之舞,诠释的是谍之质,不敢说达到的是谍之顶峰,亦不敢称为谍王。然而,谁又敢在他面前成为谍王?由于他不仅擅长谍战,还有着极高的经商天赋,在这艰难困境中获得了大量的资金,极大地改善了各地区生态。为此
北乡旧客
大乾第一皇子
大乾第一皇子
一朝穿越,成为大乾太子,但开局就被废黜!不慌!且看孤如何逆转乾坤!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雁北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