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工业革命

第一百八十八章 带你见识火箭的威力

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把军队洗成一支拥有信仰的军队。

朱舜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放下手里的设计图纸说道:“抄录一份等会儿再说,带你们去看一样好东西。”

朱舜嘴里说的好东西不在京师大学堂,在三十里外的王恭局,三人坐上兴安伯公子的仿古战车,一起赶往了王恭局。

兴安伯公子因为好奇,想要看看究竟是什么书,能让说话都难得多说几句的曹文耀,这么的夸赞他朱哥。

虽然他朱哥本来就是天纵奇才。

只看了两眼,兴安伯公子就昏昏欲睡的看不下去了,把书随手扔给曹文耀,躺在这辆仿制的秦汉战车,打起了盹。

来到王恭局,三人去了空旷的炮厂,还没等朱舜说话,曹文耀率先开口道:“朱先生,线膛枪有多少?”

朱舜对于他知道线膛枪这件事一点也不感到奇怪,一来北平火器总局在京城那么的招摇,将种子弟不会不知道。

二来以兴安伯公子的大嘴巴性格,线膛枪这么有面子的东西,当然会在第一时间给曹文耀炫耀。

朱舜带着两人一直走到炮厂的靶场,让两人在这里等着,走到一处隐蔽的库房搬来了架具和一只火箭。

架具摆放在靶场边缘,火箭摆在上面,对着靶场的另一头。

曹文耀和兴安伯公子走过来,看着空荡荡的靶场上摆的奇怪玩意,上上下下打量了好几眼。

兴安伯公子还好奇的走过去,摸了好几下:“朱哥,这是什么东西?”

朱舜点燃了火箭,拉着两人走远一些,笑道:“好东西。”

“咻——”

这句话刚说完,火箭尾部喷着大量的火药耀光,迅速飞了出去,很快就落在了几百步开外的地方。

“轰——”

一声巨大的爆炸声过后,地面似乎都微微震动了一下,靶场上升起了一团蘑菇云,地面被炸开了一个大坑。

兴安伯公子突然感觉自己的手掌有点发烫,目瞪口呆的看着远处的蘑菇云,结结巴巴道:“朱....朱哥....这...这玩意...也太吓人了。”

曹文耀眯起了眼睛,看着远处的蘑菇云,不温不火的脸庞上出现了一股子难以遏制的火热。

在辽东边关戎马那么多年他,太清楚这个玩意的价值了,倘若是有一万只...不...一千只这种东西。

曹文耀都敢攻打建奴的都城!

兴安伯公子震惊完火箭的威力,第一句话,是和曹文耀异口同声一起说出来的:“多少钱一个。”

火箭对于朱舜来说有大用,涉及到他的一个谋划,目前只秘密生产了一百多只,自己还不够用怎么会卖给别人。

不过朱舜倒是很满意两人的表情,尤其是不温不火的曹文耀:“这个叫做火箭,千万别说出去,至于价格嘛,以后再说,咱们先把土豆面粉的事情解决了。”

兴安伯公子还有一个很好的品性,信守承诺,只要是答应的事情,做不到也得做到。

见识了火箭的威力,向来嘻嘻哈哈的他,难得出现了严肃:“朱哥放心,打死我也不会说出去。”

曹文耀不温不火的拱了拱手。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综武:之大秦仙朝
综武:之大秦仙朝
“父王,你老了,该退位让贤了,以后就让孩儿替你操劳国事吧;来人请父王回后殿歇息”!“逆子,何人给你的勇气”。“父王,我也不想啊,只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父王你操劳了这么久,也该颐养天年了”。
历劫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我出身草莽,但那又如何,国难当头,如果你们读书人不行,就让我们这些人上!大明正统十四年,瓦剌大军兵临北京城下北京城里,陈三秋开始了他在大明朝的第一个选择……
半包软白沙
三国霸业之魂穿刘备
三国霸业之魂穿刘备
注:本故事为虚构,读者朋友们理性观看,另外主角是以穿越为刘备的身份争霸天下,喜欢蜀汉的朋友可以看看,多谢各位了(???????)?*。东汉末年,汉庭衰败,朝廷混乱不堪,民不聊生,各方诸侯并起,群雄逐鹿。而大学生杨武在家熬夜玩三国群英传时,不幸猝死醒来发现自己竟成了刘备,刘大耳。而故事也从黄巾之乱开始.........。刘宏:“刘备讨贼又是首功,朕封你为将!”刘备:(?˙▽˙?)。刘宏:“什么?你竟
小杨yy
三国草根:没作弊器只能拼操作了
三国草根:没作弊器只能拼操作了
东汉末年。江山穿越到大宦官蹇硕的义子身上,可他来的真不是时候,他的大靠山蹇硕事败,被砍了脑袋。现如今,大将军何进和宦官们鹬蚌相争,一死一逃,被士族们渔翁得利。江山为了自保,盯上了宦官带着皇帝出逃的良机,磨刀霍霍……“你、你别搂着我~”“再离我远点……”“别放手,呜呜……”江山沾沾自喜,斩获从龙之功,竟然还顺到了一个一副小倒霉样的“宫女”……
半舟
重生七皇子横扫六国
重生七皇子横扫六国
兵器研究院的高材生叶秋,因一场车祸穿越到武朝,重生化身为七皇子武泽天!这里是另外一个历史时空,七国割据乱世,各国常年互相攻伐,百姓苦不堪言!庙堂之上权谋不断,江湖之远亦纷争不休,天下竟没有一寸净土!武泽天临危受命,镇守嘉陵关御敌!随后他决心考察列国,游历江湖,红颜蓝灵儿誓死追随!在游历燕国的路上,他们碰巧发现了可以燃烧的黑色石头,还有在大雨中离奇消失的黄金......这一路,他遵循内心,或行侠道,
南溟七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