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工业革命

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祯四年的年终总结

就在放假的第二天,王徵穿着那件人生中第一件绸缎盘领衣,坐着驴车衣锦还乡了。

从大年二十五开始,朱家的那件破烂宅子,又是多了很多给朱员外磕头的贫寒老百姓。

门口再次多了七八顶轿子,让破破烂烂的黄村多了一分贵气。

今年的祭祖饭,多了一个人,老家远在浙江的赵斗米,没有地方去的他,就被朱舜喊到家里来吃饭了。

经过一个月时间的相处,朱员外和朱柳氏对于这个懂事的小徒孙很喜欢,看着赵斗米整天忙前忙后的给员外朱忠仁倒酒,给朱柳氏烧锅。

这让急等着抱孙子的二老,减轻了对于孙子的思念,徒孙虽然没有血缘上的关系,但是就情感上来说,其实和孙子没什么两样。

师公要是去世了,他们这些徒孙也是要披麻戴孝的。

酒过三巡,工厂主朱寿笑的极其畅快:“大哥,咱们家的老宅,明年就能翻修了。”

“你可不知道,现在的朱氏纺纱厂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员外朱忠仁放下酒碗看了过去,乐呵呵问道:“能赚多少钱?”

等到二哥也看过来了,工厂主朱寿伸出了十根手指头:“一千两!整整一千两银子,这是咱做梦也不敢想的数目。”

百户朱忠义显然也被一千两这个数目惊住了,本来还想多说两句话,又是拿着酒碗不说话了。

员外朱忠义脸上的表情,有些僵硬:“一个月一千两,一年不就是一万多两,这也太吓人了。”

工厂主朱寿得意的嘿笑一声,然后开始商量怎么翻修老宅,听到大哥说要用琉璃大瓦,连忙摆手说没有那么多钱。

别看现在赚的多,用的更多,京师大学堂的月钱和粮食钱,每个月要拿走二百两银子,朱氏水泥厂现在开了两个圆窑,每个月拿走四百两银子。

还有各种研究经费和朱家的吃穿用度,每个月只能剩下一百多两银子,一年下来也就能剩下一千多两。

勉强可以建造一座青砖黑瓦的宅子,毕竟还要置办各种家具。

家里的长辈在那热火朝天的商量怎么重建老宅,朱舜也在回顾今年的一些成就。

正月十六那天,研制出了大明第一台蒸汽机。

四月初二,建立了第一家近代机械局。

芒种时节,焦勖发明了萃取法,成为了近代化工的开端。

小暑时节的压力水厂,还有在年末的时候来了一个重头戏,发射了历史上第一枚火箭。

还有就是京师大学堂正式招生了,学子达到了二十人,这可不是二十个普通人,而是二十名人才和天才。

崇祯四年虽然忙了一些,但是朱舜在今天过的格外充实,因为就在今年完成了很多的计划。

尤其是火箭的出现,给了朱舜一个想也想不到的意外之喜。

回顾到最后,朱舜想到了二弟朱四海,不知道他在松江府过的怎么样了,希望他能争气一些,早点学成造船技术。

毕竟,朱四海干的那件事,涉及到工业化的第二波红利。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诸葛亮魂穿崇祯
诸葛亮魂穿崇祯
诸葛亮,他是炎汉的最后一颗赤星,心怀匡扶汉室之志,为其鞠躬尽卒,却终其一生而不可得。自他以后,黑暗两晋,五胡乱华,炎汉几近断绝…崇祯,他是大明最后一位皇帝,虽饱受争议,但最终还是完成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诺言。自他去后,建奴入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黎民深受其苦…可是在今天,两人的灵魂交织在了一起,一切从头开始。
懒觉小磨头
综武:之大秦仙朝
综武:之大秦仙朝
“父王,你老了,该退位让贤了,以后就让孩儿替你操劳国事吧;来人请父王回后殿歇息”!“逆子,何人给你的勇气”。“父王,我也不想啊,只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父王你操劳了这么久,也该颐养天年了”。
历劫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我出身草莽,但那又如何,国难当头,如果你们读书人不行,就让我们这些人上!大明正统十四年,瓦剌大军兵临北京城下北京城里,陈三秋开始了他在大明朝的第一个选择……
半包软白沙
三国霸业之魂穿刘备
三国霸业之魂穿刘备
注:本故事为虚构,读者朋友们理性观看,另外主角是以穿越为刘备的身份争霸天下,喜欢蜀汉的朋友可以看看,多谢各位了(???????)?*。东汉末年,汉庭衰败,朝廷混乱不堪,民不聊生,各方诸侯并起,群雄逐鹿。而大学生杨武在家熬夜玩三国群英传时,不幸猝死醒来发现自己竟成了刘备,刘大耳。而故事也从黄巾之乱开始.........。刘宏:“刘备讨贼又是首功,朕封你为将!”刘备:(?˙▽˙?)。刘宏:“什么?你竟
小杨yy
三国草根:没作弊器只能拼操作了
三国草根:没作弊器只能拼操作了
东汉末年。江山穿越到大宦官蹇硕的义子身上,可他来的真不是时候,他的大靠山蹇硕事败,被砍了脑袋。现如今,大将军何进和宦官们鹬蚌相争,一死一逃,被士族们渔翁得利。江山为了自保,盯上了宦官带着皇帝出逃的良机,磨刀霍霍……“你、你别搂着我~”“再离我远点……”“别放手,呜呜……”江山沾沾自喜,斩获从龙之功,竟然还顺到了一个一副小倒霉样的“宫女”……
半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