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世伯真是客气,如此走出家门迎接王峰,实在不敢当,罪过、罪过。”
既然要演戏,大家就一起来好了,不然会觉得相处很不融洽。
两人相携走进大厅,礼让着分宾主落座。
杜老板对身边的管家说道:“陈伯,上好茶,对了,把刚从杭州送来的‘西湖龙井’拿出来,好茶赠贵客,这才叫物尽其用,哈哈哈。”
“杜世伯,我这次来,您可能已经猜到了,不知您看到今天的《申报》登载的文章,有什么感想。”
“喔?你怎么知道我已经收到今天的《申报》,要是按照平常人家见报时间起码还要半个多小时以后,能说出来听听吗王峰贤侄?”
要了解一个人,而且要了解到他的最深层,最好能先了解他的癖好,以及最细微的身边和家中事。
王峰这次离开第十九路军抗日前线,返回后方筹备支前物资,他都没想到会把天捅了个大窟窿,既然干出这等事,要想把这天大的窟窿补上,那就要了解关联到的事主。
只有找到他的喜好和弊病,才能对症下药。
“杜世伯,我知道您是一位非常勤奋好学的长者,尤其是成为上海滩大人物以后,非常关注国家、上海滩每天所发生的政治、经济、军事新闻,包括花边都不放过。”
“没想到王贤侄对我这么感兴趣。”
“不是感兴趣,是我也有这喜好,所以就算是同病相怜,不、不对,这句话说的不贴切,还请杜世伯不要责怪。其实我知道杜世伯有个习惯,每天专程派人到报社,成为第一位买报人,拿到第一份发行的报纸,这话我说的......。”
“哈哈哈,没想到贤侄还是有心人,既然话说的这么透彻,那咱们也就不打哑语,开门见山的说出,岂不大家都很敞亮?”
王峰就喜欢跟珍惜时间的人打交道,不仅笑着问道:“杜世伯,请您对今天报纸上登载的头版头条,给个中肯的界定好吗?”
杜月笙点头说道:“既然王峰贤侄这么高抬,那我就在你们这些念过大学留过洋的学者面前弄一次斧,砍下一斧子要是觉得不合适,赶紧出言制止,不然我会下不了台的。”
“请杜世伯不要过谦,小侄洗耳恭听。”
“贤侄,我猜想这篇报道的新闻稿,主要部分应该出之你手是吧?不要否认,如果不是你亲自捉笔,一位记者有再大本事,都不会在这件事上跟踪采访。就是有这想法,我想王贤侄因事情的隐秘性,也不会叫他跟在身边,这话没说错吧?”
杜老板不等王峰搭话接着继续说道:“报中提到张啸林带头主动劝导有些人捐赠军火,又捐出三百万支援前线抗日,你这是要用模糊字眼、社会舆论打压他以后不敢秋后算账,这一点做得高明。”
“最出彩的是你没收的大批毒品,不知通过什么关系,在最短的三两个小时内,就转让给日住上海总领馆的商务参赞,而你又是怎么做到的呢?”杜月笙突然顿住看着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