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要成为宗门大佬

第一百四十一章 安葬

何缈瞧着这个水母娘娘,清纯长相,但做事未免太过残暴。

听了水母娘娘的理由,只觉荒诞,冷冷地质问道:

“就因着这,你就将整个泗州城全部淹没?”

“不然还能是因为什么?”

水母娘娘倒是丝毫不怵,昂起头,颇为得意道:

“人间集市既然能将我同族挂的满街都是,毫不忌惮地宰杀,我自然也可将人命等同视之。”

此话一出,一侧的宋子舒皱紧了眉头,手搁在下巴上,模仿着捻须。似乎在思忖着什么,许久,缓慢地点点头道:

“很有道理。”

“有道理个鬼,还很有道理。”

何缈当即就给了他额头来了一记暴栗:

“哪里有道理?”

“人间是历来就有宰牛杀猪的传统,按照她的逻辑,你是不是吃过牛肉?那她也能现在就把你吃了。”

此话一出,宋子舒立马吓得往后一缩脖子,躲到了何缈身后。

还不忘弓起背,让何缈将自己的身子给挡住。

何缈这才回头对水母娘娘道:“其实在很多朝代,王法都是禁杀耕牛的,犯禁杀之者诛。能吃的也是一些自然老死或者病死的牛。

“况且,人杀牛,也不是为了虐杀,只是想填满肚子。你要是吃人也就罢了,因着一念,将整个泗州城的人全部害死,未免太过残忍。”

想到此处,何缈举起手中的桃木剑,毫不犹豫地使出一招“背水一战”,顿时,凛冽的剑气涌出,裹挟着整个洪泽湖底的水汽,直冲水母娘娘而去。

“你说过,会饶过我的!”

水母娘娘见状,尖叫起来。甚至试图动手反抗,只可惜,她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

一股强大的剑气直冲她而去,她受到攻击,浑身一颤,全身灵力慢慢消散,整个人瘫倒在阵内。

“我从没说过,我要饶了你。”

何缈睫毛微动,只冷冷地道。

反倒是水母娘娘曾答应过,拿到宝珠就可以既往不咎。食言的人,从来都不是她。

何缈只一击,转身便走。

宋子舒紧随其后,急切地问道:

“她会死吗?”

何缈没回答,因为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这个所谓的水母娘娘会如何。

上天有好生之德,何缈也不愿多造杀孽。

徐老头临终之际对她的那句交代,她虽然没答应,但还是记在了心中。

“心正则丹,心邪则毁。”

所以她用了十分的力,只击了一招。水母娘娘若能侥幸不死,也会在她设置的二龙出水阵中,被长久的困着。

至于能困多久,就得看她自己的造化了。

亦或者,只需何缈还活着,她布置的阵法便会一直有效,水母娘娘,也就会被一直困着。

这样的处罚,比简单地杀了对方,更让对方痛苦。

何缈伸出手臂,往湖面游去。

“等等我。”

宋子舒一眼便看到了那些白骨,忙害怕地对何缈喊道。

何缈募地停住了脚步,回头望去,只见整个偌大的泗州城隐在湖底,十五年的时间,其中的白骨就那样裸露着,清晰可见。

何缈漂浮在整个泗州城上空,拿出桃木剑,一招“上穷碧落”,整个洪泽湖底,顿时掀起了一股惊涛骇浪。

整座城池,被巨浪裹挟,城墙也好,建筑也好,都瞬间沙化,掩埋住了其中的白骨。

整座城池,消失不见,融入了湖底。

自然,也包括其中的水母娘娘。

“安息吧。”何缈在心底淡淡地对着无辜丧命的泗州城百姓道。

随即往湖面上游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地的回响
大地的回响
《大地的回响》这部诗集,是诗人毛江凡20多年诗歌创作的一次回望与阶段性总结;是对这个日新月异、辽阔壮丽的时代持续不断的全方位抒写;是对历史进程与社会进步的真诚歌咏;是对黎民苍生、世道人心的命运记叙与心灵观照;是对生命、人生、自然万象、世界万物的相对性思考与自省式表达。这部诗集经精心遴选,共选入诗人多年来创作的120多首诗歌。整部诗集共分为四辑,第一辑为“尘世帖”,第二辑为“四时书”,第三辑为“万物
毛江凡
诸天从墨阳琛开始
诸天从墨阳琛开始
来到雪鹰领主的世界,成为东伯雪鹰的舅舅墨阳琛,学习法术,领悟真意,突破神明,天赋绝顶,顺风顺水。唯一的麻烦就是要时刻担心未来的大腿会不会消失?“雪鹰实力提升有点慢啊!我还得帮帮他。”《莽荒纪》《星辰变》《飞剑问道》《盘龙》《吞噬星空》…………一个舅舅帮助外甥利人利己的伟大胸怀……
梦光华影
从前有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故事,是我们每个人曾经都经历过的故事,值得我们用文字记录的美好故事。
从前有个故事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