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陈

第15章 浮梁县

【求收藏,求推荐】

祝修远瞟向管家董运,面色愕然,这么着急的吗?

董家的家主董诚,处变不惊;董家的大小姐,面色淡然……这董运只是一个管家,竟然比董家的主子们还着急……

皇帝不急太监急!

“做生意就像做官,难免遇到各种困苦阻碍。”董诚押了一口茶,这茶汤果然是个妙品,现在董诚已经喜欢上喝这种“泡茶”了。他瞥了管家董运一眼,然后又看向董漱玉,缓缓说道:“玉儿啊,这新茶究竟有何缺点,你不妨说出来,我们集思广益,说不定能找到解决办法。”

“对啊,大小姐,新茶究竟有何缺点?”董运重新在椅子上坐下,再次一问。

“我们董氏茶庄制售新茶,大部分环节都没有问题,我有足够的把握……只不过有两点,我暂时还没想到解决方法。其一,是茶树的嫩芽。”董漱玉说到这里时,停顿了一下,面向祝修远,问道:“修远,新茶炒制,只能采用茶树的嫩芽尖吧?”

“漱玉说得没错,炒制这种新茶,只能使用茶树的嫩芽尖,嫩芽尖上最多只能带有一片嫩叶。若采摘的茶叶过老,新茶炒制出来新茶的口感则不正!”祝修远说道。

“嗯,这就是我所担心的第一点。以往制茶,对新采摘茶叶的要求,不是那么高,只要不是非常老的茶叶,都可以压成茶饼。”

其实比较老的茶叶,也是可以制成茶饼的,不过这种茶被叫做“粗茶”,“粗茶淡饭”中的“粗茶”,味道比较涩,整个陈国,没人使用这种粗茶,一般都是通过茶马交易,出售给周边蛮夷了。

“我董家在浮梁县的茶园,不算很大,采摘的茶叶用来制成茶饼的话,刚好够用。但是只采摘嫩芽尖,炒制成新茶的话,势必不够!若新茶数量太少,必然无法支撑茶庄重新开业。”董漱玉缓缓说道。

听了董漱玉的话,董诚默默押着茶水,并不搭话,他对生意上的事不是很上心。

“这……”管家董运却紧皱了眉头,不过他也一时间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两手抓着椅子两侧的扶手,低头沉思。

“浮梁县?”祝修远惊呼,早前几天,曾听董诚提到过“浮梁县”三个字,当时他就觉得莫名耳熟,如今再听董漱玉提起,祝修远灵感忽至,瞬间想明白,他为什么会对“浮梁县”三个字觉得熟悉了!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白居易这首《琵琶行》,在祝修远魂穿前,曾被人改编成歌曲,流行于各大平台,况且小时候的课本中,似乎也收录过……“前月浮梁买茶去”中的“浮梁”两字,正就是董漱玉口中的“浮梁县”。

《琵琶行》开头两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中的“浔阳”,不正就是董家所在的浔阳县么!还有最后一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江州”,不正就是浔阳县所在的江州么……陈国江州,领四县,分别是浔阳县、都昌县、彭泽县、浮梁县。

难怪,祝修远听着“浔阳县”、“江州”等字眼,总感觉耳熟,原来早就在《琵琶行》这首诗歌中就听过了。

从“前月浮梁买茶去”这句诗中,可以看出,浮梁县是一个茶叶产地。再通过董漱玉刚才所说的话,貌似董家在浮梁县也有一片茶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沙土窝
沙土窝
翔实讲述农村生活的小说。有代农村生活情怀的读者慎入,怕你产生共鸣,哭湿枕巾。
沙土窝
明末红衫军
明末红衫军
明朝末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而华夏大地群雄并起,是一个改朝换代的大时代。颓势的大明王朝面对着各种困难,一点招架的余地也没有,只是在大踏步走向灭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1世纪新一代施工员张元彪意外穿越,三观奇正的大好青年从流民乞丐做起,能否在这乱世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再造一华夏盛世。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个不开后宫,缺乏爽文的张元彪如何表现。
迷人的贾老板
明末豪门
明末豪门
明朝末年,时局昏暗,民不聊生,老朱家靠不住,闯王这个清朝快递员更加不靠谱,而投靠清廷的汉人,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既然如此,那就只能靠自己了!
小木子2
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穿越大明洪武十八年,陆渊无奈自曝穿越者身份。老朱:既然你说你是穿越者,那咱何时驾崩?陆渊:陛下洪武三十一年驾崩,只有十三年好活了。老朱:........陆渊:哦,太子朱标死得比你早,是你的乖孙朱允炆即位。老朱:........陆渊:朱允炆登基不过四年,就被人赶下台,夺他王位的正是你的好大儿朱棣。老朱彻底崩不住了。但老朱却是发现,这个自称穿越者的家伙随便拿出一点东西,都是国之重器。扶桑望着明军发出哀
潜水的夜猫
穿越到三国一统江山
穿越到三国一统江山
东南军区神剑特种兵队长秦锋参加在西北举办的全国兵王争夺赛,意外穿越到三国前。既来之,则安之。提前的布局,慧眼识英才,广纳孝贤德,力降猛将,巧收谋臣军师,智斗袁曹孙刘,总揽天下权柄,一统江山。改汉为秦。
梦幻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