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首先生产一种价格很便宜的电动助力及脚踏两用自行车,赚了钱以后,我们在升级改成全电动力的摩托车。
电动辅助脚踏车在我的脑海里有全部的设计,我挑一个最简单的画出来,你们看看!”
说罢叶回舟转身在黑板上用粉笔画着图,不一会儿把电动辅助脚踏车的样车画了出来。
他然后用粉笔指着脚踏车的大架笑着讲:
“我设计的这个电动摩托车,我给他取了一个外号小电驴!
传统的自行车曲柄脚蹬在车座下方,曲柄轴与车座连线和水平方向之间形成一个90度直角三角形,为了减少臀部与车座的摩擦,车座只能制成近似三角形。
而人体的全部重量只能靠腹股沟这一点部位支撑,如长久骑行或长时间骑行,必然会对身体的某些部位造成损伤。
国外所设计的电动助力自行车,绝大部分将电瓶组合设置在三角主梁的前部,使主梁较宽。
骑行时,因其占据空间较大,而使置放脚的踏板过于短小,且两腿须过于分开,既费劲又不够雅观,且车体前部较重,妨碍骑行速度。”
在我看来这是反人类的技术缺陷,真搞不懂国外的那帮设计师脑袋里进的什么浆糊了,估计他们设计出来都没有骑过!”
下面的十几个人都笑出声来了,都议论纷纷!
叶回舟看着下面的气氛很好就又笑着讲道:
“我们要彻底改变过去传统的骑行方式,提供一种骑坐舒适且骑行省力、雅观、安全的可电动脚踏自行车。
你们看黑板!”
叶回舟用粉笔点在画出来的脚踏车车头部分说道:
“我们设计的新型脚踏车在结构上主要包括车龙头、立管、连接车体前后部分的主梁、脚蹬曲柄、车座、减震器及后轮支架。
其特征是脚蹬曲柄中轴与车座前缘的连线与水平方向之间所形成的夹角为30度~60度,车座为宽座体,其底座安装在主梁的后段上方。
按照人体工学理论,将曲柄轴与车座连线与水平方向间形成的角度,由90度变为30度~60度。
人坐在宽体车座上宽大舒适,背靠着还能加力,车座靠背后的电瓶组合使车体的重心后移,减少前部负重。
对提高骑行的速度极为有利,并使主梁前部及下部有足够的宽度和长度,便于安装活动踏板。
同时也避免了电瓶电机组合放在车架前面而两腿骑时过于分开。
由于这种结构可将车座位置降低许多,所以重心低,提高了车的安全系数,也降低了风阻,上下车很方便,特别适合老年人及各种层次的人骑行……。”
随着叶回舟的浅显易懂的讲解,下面的十几个人都是有一定的自行车制造基础的,看着黑板上那个精巧别致的电动脚踏车瞬间就发现自己好想要一台。
叶回舟讲了接近一个多小时,讲完了喘了口气就到窗台边上喝水。
马科长趁热打铁站在讲台就神秘地宣布了要搞职工股,下个星期就往上面递文件,如果获批了希望大家踊跃认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