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太师

第三三六章 霍去病转世

“有有有!”

中常侍拿出奏折双手呈上。

他呈上的奏折有两位,一份是李靖所写的,一份是杨天保写的。

李世民先打开李靖的奏折,一目十行的看了一遍,又回过头来逐句逐句的看,还是不大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完了,再一个字一个字的看。

李靖没有添油加醋,但字里行间那浓得化不开的血腥味还是李世民为之震骇。

看完了,他又拿起杨天保的奏折。

杨天保的奏折写得团花锦簇,什么杨天保亲冒矢石冲锋在前连杀数十人,什么杨天保率铁骑连冲十余阵,每一次都血肉开路,写得是有鼻子有眼。

当看到薛仁贵一箭将娘芒布杰尚囊射落战马,一刀斩下他的头颅时,李世民面部肌肉跳动得厉害,眼睛都蒙上了一层血光。

大相啊,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更何况,吐蕃的大相与唐朝的尚书令是不一样的。无论是当过尚书左仆射的房玄龄、还是长孙无忌,再或者右仆射戴胄,可以说唐朝所有文臣里,并没有掌握军权,更不能像娘芒布杰尚囊一样,掌握着吐蕃超过三分之一的军队,将近四分之一的地盘。

说他是大相,他更像是吐蕃的摄政王,他才是真正的吐蕃顶梁柱。

当看到杨天保率领唐军铁骑踏破吐蕃骑骑方阵所向披靡时,他的脸一直红到脖子去,大手一扫将奏折扫出老远,发出一声大吼:“杀得好,杀得好!总算是替朕出了一口恶气了,哈哈哈……”

说到激动处,李世民跳了起来,放声大笑,那神色竟有几分癫狂了。

虽然说,长孙无垢一直非常尊敬李世民,尊重他的选择,从来后宫干涉政治,然而此时她却忍不住的拿起捷报,快速扫了一遍,同样面色大变,激动得站了起来,但身体摇摇晃晃,力不能支,还是坐了回去,眼泪朴素,喃喃说:“赢了,赢了!”

李世民看着杨天保与李靖的战报,用不着亲自去一颗颗的数首级,他都知道这一仗唐军真的大获全胜了,因为虚报战功是有技巧的,如果要往战绩里灌水,没有一个人会把斩首和俘虏数量写得如此明白,有整有零,只要看一眼斩首数量和俘虏数量他便知道,李靖真的带领唐军,取得了一场十数年未见的大胜!

李靖没有掩饰杨天保的功劳,重点笔墨都是在夸奖他。

在这一战中,杨天保居功至伟,李世民心中闪出一个念头:“难道杨天保真是霍去病转世?”

可别说,杨天保与霍去病还真有几分相似之处。

同样不懂兵法,仿佛天授。

初次领军,担任文职参军,居然率领一群亲兵,以少胜多。

而且最重要的是,杨天保从来不与将士们同甘共苦,与大多数将领是有着明显的区别,他喜欢享受生活,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每一次打仗,都仿佛搞得像野游。

坐奢华的大马车,穿华服。

而且,无论怎么打仗,杨天保总能以少胜多,以多克强。特别是临蕃城之战,他并没有什么过多的智谋,也没有过多的战术动作。

简单总结,就四个字,怼就完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小相爷
大明小相爷
江湖,庙堂,人心叵测;我苏景将以武证道,玩转大明风云,任由那宁王鬼卫、血士,从中作梗,我都将以一己之力将其斩尽。世人当我是京城第一纨绔,可在这波诡云谲的朝廷之中,我置身为棋、甘心做臣,用自己的手段,挽这大明之乱,成为这大明第一相爷!
锁星光
飘飞的残叶
飘飞的残叶
明末,川西战乱,幸存百姓集体迁徙。他们几经波折,流落深山,像残叶一样,有的落地生根,有的枯萎凋零,有的朽烂成渣……《飘飞的残叶》主要是收录川西方言,并以川西方言形式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进行具体描写,传播正能量:善恶到头终有报,是非结底自分明。
右岸禾风
吕布重生:开局再杀丁原
吕布重生:开局再杀丁原
“为大汉朝廷,请义父赴死!”刀光起,人头落。吕布重生,却再一次斩杀丁原,做出与重生前相同的选择。但他绝不重蹈覆辙。这一世,他要五湖四海遍插“吕”字大旗!
羊高马大
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
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
民国十七年,随着一代宗师燃灯的去世,继承他毕生所学的三个徒弟下山了。天才的张青曌、天赋异禀的郭奉孝以及血脉觉醒的张北风将会在天津城内掀起多大的浪花?随着两个俄国人的出现,似乎20年前的海河之王诸葛留香要复活了。三大家族?!牡丹会?!等待的他们是噩梦还是突破?让我们拭目以待吧!神仙谷的一战让他们威名四海,同时郭奉孝也失去了双眼…
淡了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穿越到贞观年间,成为宰相房玄龄之子房遗爱,他发了狠誓:头可断,血可流,绝不娶高阳公主!房遗爱:“李二,退婚!”李世民:“取朕的刀来!”房遗爱:“要不,换一个?”晋阳公主嫣然一笑:“换我呀!”李世民:……最宠爱的小棉袄竟然漏风了。
七月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