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曹笑道:“大人不必忧心,西路庞相公久在秦凤,于贼人各部族间威望颇高。东路狄枢密为主,种折二将为辅,种折两家乃千年世家,与横山诸羌关系密切。至于中路,刘葛二将军中有西夏降将十余人,皆是各地部族首领,自然无往不利。
至于贼人那里,大人有所不知,探子回报,兴庆府发生叛乱,元昊已经带人回去平叛了,河套兵力本就被他抽调一空,又被搜刮一遍,根本就没有什么兵力了”。
“兵力实在太单薄了,唯恐中贼奸计……”。
老曹笑道:“大人,此次伐夏木帅早有定计,早在未至环庆已筹划妥当,各军准备日久,非一日之功也,木帅料定贼人无力东顾,朝廷只需收拢各部族,于险要处驻兵即可”。
“嘶……木帅竟然早有准备,如此便无忧矣”。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木帅早就有计划的,说起这个其实让人挺难理解,三万多人要去打十几万人,竟然还早做好反攻计划,你就如此有把握?难道你就不想想能不能打赢?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木子真的没想过,因为他有足够的信心会赢,很简单,西夏没有足够的攻城手段,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说白了就是一个字,穷。
只要青龙军和神卫军能耗住,西夏撤军就是时间问题,因为他们的粮草不足,而且运粮的人也不足,严重依赖水路,这是致命的缺点,一旦后勤出事,十几万人和几十万人的结局都是一样的,剩下的就是战果大小了。
木子的计划是重创西夏,到时西夏就一定会遭到战败的反噬,因为元昊一直以来的高压统治维持在他绝对强大的基础之上,一旦他遭遇惨败,必然会有人趁势而起,那时他就要先顾老巢了。
本来就被抽调一空的河套地区将彻底成为真空,只要大宋动作够快,一定能在西夏一片惶恐的时候把河套一口吞下去,等元昊平定了内乱再重整旗鼓,这里早已经营完毕,说白了,成功的要素有三个,首先要在环庆大败西夏,其次要精确把握这个时间差立刻出兵,结果,大宋成功了。
老曹解释了一遍整个计划,大殿里鸦雀无声,什么三路伐夏,根本就是木子一手策划推动的,许多人都同时想起了一个词,多智近妖……
胜利来的太突然,百姓们反应不过来,大臣们反应不过来,其实老赵也在一阵阵恍惚。
即使早就知道了整个计划,可当真的开始进行的时候他依然觉得不真实,所以他又一次打开了那个小木匣子,因为长时间的摩挲,木匣已经很光滑,小心的拿出那摞纸。
“西夏贫瘠,若朝廷不与之交易,至多七八年,其必会倾国来攻,彼时若能重创之,西夏兵力空虚,民心惶恐,数路大军趁机齐出,急攻其要地,则能一举而下,收复河套,将边境推至横山古长城一线……
……万万不可贪功再进,应于此驻守,而后安抚拉拢横山诸羌,朝廷步军驻守险关,使贼人无可乘之机,其后可与之议和,许重利但不舍寸土,再派驻重臣治理河套,五七年则大事定矣……”。
这份折子是老赵与木子第一次见面时木子说的,由曹皇后亲笔记录,老赵无数次拿出来看过,早已能倒背如流,所以他今天虽然又拿了出来,却不需要看,而是信口就开始背了出来。
大殿里静悄悄的听着,这个木匣很有名,许多大臣都知道里面装的是大宋对西夏的战略,可惜真正见过真容的只有已故的老相公和老大人,除此之外就连当朝首相老陈都没看到。
今天他们终于知道当初木子对皇帝说了什么了,老赵没说完,后面明显还有,但这就足够让人惊悚了,早在六七年前他就预测了大势走向,而事实竟然一般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