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太过熟悉,所以下意识的选择忽略。因为静态的画面看上去没有变化,所以人们下意识的没有投入多少关注。反之,是那些不确定的动态画面,更容易吸引人们的目光。所以,有着动态画面的广告牌更容易吸引人们的关注。
“我是谁?”左哲扪心自问。难道因为我对“我”太过熟悉,而渐渐的忽略了自己?
“我”是世界的中心,是一切感知的发源地,是一切活动的核心所在。所以,“我”不该被忽略。因为“我”频繁的出现在关键的位置处,绝非挂在墙壁上的摆钟一般可有可无。
是的,“我”不会被忽略,而是会被反复反复再反复的反复提起。但相比于几乎无时不刻不被提起的“我”,有一种存在却处于灯下黑一般的境地。
每个人都在无时不刻的以“我”为感知的中心。但是,人们下意识的想到的“我”,却到底是何等的存在?
似乎,只要知道“我”是核心就足够了。为什么一定要知道我是谁?如果一家三口住在一座一个荒岛上,儿子只需要知道爸妈这两个代号就可以了。至于爸妈具体叫什么名字,反倒有可能会被忽略和遗忘。毕竟,儿子见到了爸妈只需要喊“爸爸”和“妈妈”,而不需要直接喊爸妈的名字。
所以,“我”除了是“我”,还是谁,还是什么?
“我是谁”就像是一个无底的漩涡,吞噬着所有的思维。每个人都有着无数的身份,并且可以随意为自己捏造出无数个身份。因为“我”不管叫什么名字,都是可以的。名字对“我”而言只是一个代号,而非不可更改的。
如果只是执迷于“我是谁”,就像是陷入了一个无尽的,难以自拔的漩涡。
此时此刻,人们需要换一个角度,去问另外一个问题,一个将“0”所在漩涡,与“1”所在方向联系起来的问题。
“我要做什么”和“我要怎么做”从本质上都是一个问题。将两者归纳起来,那便是“道路”。所以,这代表着“1”的问题便成了“我的路是什么?”
这是一条通往未知方向的道路,人们左右张望时会询问“我是谁”,而人们向前走的时候,会问“我的路是什么”。
路在每个人的脚下。至于具体如何走,向何处走便是每个人的选择了。
“‘我’是世界的中心,但我要走向何方?难道要像太阳光芒一样,平均的射向四面八方每一个角落吗?”
“给我停下,你把我给绕糊涂了!”愤怒的吼叫声中,物理规则和自由在左哲释放的“我”的漩涡里不停的旋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