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士下山开始的仙路

第150章 右手

何维同看着出尘子离去的方向摇了摇头,然后转身走进了身后的藏经阁。

“师兄。”在阁楼门口何维同看到了守藏经阁的道士。

“可是借书。”道士问道。

“嗯。”何维同点了点头。

“你进去吧。”道士说道。

何维同有些意外,但还是走了进去。

现在时间还早,阁内还没有人,所以寂静非常。

青云观虽然没有真修,但是基本的底蕴还是有的,一千余年的积累,积累出了一大批典籍,走在书海中,何维同的心静了几分。

看着书架上的书籍,何维同拿下来翻阅,若是看到他感兴趣的他就好好看一看,若是不感兴趣的,他就合上放回去。

很快,他被一本经书吸引。

经书的名称叫《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简称在互联网上非常的有名《度人经》。

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这本经书里的一段,经常出现在电视剧中。

“人道渺渺,仙道莽莽。

鬼道乐兮,当人生门。

仙道贵生,鬼道贵终。

仙道常自吉,鬼道常自凶。

高上清灵爽,悲歌朗太空。

唯愿仙道成,不欲人道穷。

北都泉曲府,中有万鬼群。

但欲遏人算,断绝人命门。

阿人歌洞章,以摄北罗酆。

束诵祆魔精,斩馘六鬼锋。

诸天炁荡荡,我道日兴隆。”

这段被蜀山弟子经常念叨的经文,让这篇经典在民间的知名度大大增加。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被《正统道藏》列为开篇经书,号称群经之首、万法之宗、一切法界之源头。

全文主题思想宣传斋戒诵经,功德甚重,上消天灾,保镇帝王,下禳毒害以度兆民,男女皆受护度,咸得长生。故可以“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上开八门,飞天**。罪福禁戒,宿命因缘。普受开度,死魂生身。身得受生,上闻诸天。”

经文厚厚一大本,其中不但有正文,还有青云观各代祖师的注解。

何维同拿着经书在阁楼里找了一个案几坐了下来,然后静静的开始翻阅。

这本经书不同于其他的道教经典,因为其中有明显的外来成分,所以它并不是纯粹的道教作品,其中融合了婆罗门教的内容。

包括以大梵为主神,宇宙经历劫运的演化图景,元始天尊开劫度人等等,都是直接来自婆罗门教,或是从中引伸、讹变而成的。

何维同之所以感兴趣也是因为此。

他想看看,这本号称万法之宗,群经之首的经典到底有什么不同。

很快,何维同就沉入了进去。

这本产生于南北朝时期的经典,其中蕴含的思想给何维同以极大的震撼。

他眼前的这本经典,除了经书原文,还有南朝齐严东,唐朝薛幽栖、李少微、成玄英、张万福,宋朝陈景元、陈椿荣、萧应叟,元朝薛季昭、陈观吾、陈致虚,明朝张宇初等道教历史上的名人的注解。

当然除了这些,青云观的各代祖师的注释也有,不过对比之下,他们的注解内容就没有那些真修的深刻。

其中注疏之多,理论之精湛,让何维同大开眼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剑仙诗在酒
剑仙诗在酒
李太白伸个懒腰,打个哈欠:“爹——我想去看看这江湖,看看那风花雪月,去登上那昆仑山,去看看钱塘江大潮,去看看......”“家里没钱,你哪也不许去——”李父微怒道。李太白先是为自己的母亲上了香,又跪下磕了头:“娘——孩儿今日就要去纵马江湖了,一路上还请娘保佑一下孩儿,孩儿也就出去个一年半载。”忽然一阵清风拂面,李太白娘亲的牌位掉落。李太白慌忙去扶:“娘亲啊——刚才你不说话,我都当你默认了,你现在反
木兮君兮
天裂
天裂
传闻:当天裂之时,世间将会陷入一场永无止境的黑暗牢笼。以凡人之躯对抗神灵,跨越无尽位面只为探寻朦胧迷雾背后的真相。深渊巨坑下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上古遗迹深处的庙宇通道背后又是什么?矗立在金字塔顶尖的上古文明为何一夜之间消失。远古至宝齐至,揭开天边的一角,无尽的黑暗笼罩,末法时代,即将到临…所谓的圣人、仙人、神灵…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承道
寻仙路漫漫
寻仙路漫漫
一个偏远山村小子,因对修仙路的向往而离开家乡。资质平平无奇的他却意外得到了一块神奇的玉佩,就此在茫茫仙路上摸爬滚打。历经艰险,终于踏足修士之巅!
我是小小风
我都修仙了!谁还和你们玩权谋?
我都修仙了!谁还和你们玩权谋?
意外穿越到古代王朝,还是皇室子孙。“难道我是天命之子?”那你会制作玻璃水泥吗?“啊!这个……那个……”炼钢晒盐,改良农具呢?“呃,啊哈哈哈……好吧,我是废物!那到底要我来干嘛啊?”已经准备躺平的小陈同学,却又发现自己好像可以修仙。妙啊!这个好!“什么?京都大变,皇室几乎死伤殆尽。要让我当皇帝!”“别闹!能修仙谁要和你们玩权谋啊?我看你们就是在为难本宝宝!”且看跳脱多变的少年,又将在大丰王朝上演怎样
躺平的小白
浮华祭
浮华祭
天地为坛,万物作祭,为后世开太平之路!天下秩序崩坏,征伐不断,儒教圣人为救天下苍生于水火,开辟了一方世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能平定动乱的强者!
拟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