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抗战

第214章 要攻破鬼子据点(感谢)

潜山南、北门是主要通道,鬼子各安排两个班镇守。东、西门安排一个班,加上小队配属的机枪组、掷弹筒组,共同镇守。

这样,鬼子在潜山县城镇守四门就用了两个小队。

鬼子还有一个小队安置在城中央的一个地主大院子内。中队部和中队配属炮兵、机枪分队等驻扎在原县政府大院子内。

鬼子不管是住进地主大院子还是县衙内,都进行了少量的改造。主要是加固碉楼、设置了望塔,在了望塔上布置机枪火力。

八五五团二营的战士们冲向鬼子兵营时,大院子的鬼子已经冲了出来。两军在大街上相遇!

锅军战士准备得还是充分一些!冲在前面的都是机枪手。一阵弹雨打过去,鬼子被打倒了一片。其他的鬼子要么趴在地上还击,要么退到拐角处跟锅军对射!

八五五团的战士们原来是宋哲元二十九的部下,大都经历过长城抗战的,战斗力不弱。要是跟鬼子阵地战,打不过鬼子,因为他们没有炮兵。但要是打这样的近战,他们有个特点,悍不畏死!

在街上相遇之后,二营可是有几百战士啊!他们立刻像是水银泻地一般钻进了巷子里,从几个方向向鬼子包抄了过去。

鬼子第六师团可以说是鬼子最精锐的兵力。这些鬼子一看不对劲啊!支那部队人数太多了。多点开花啊!那小队长立刻将剩余的四十多个鬼子撤回到据点里,他们要拼死抵抗,等待援助!

二营立刻将鬼子的据点包围了起来!

鬼子虽然人数不多,但枪法准,又有机枪、掷弹筒相助。

二营冲锋了两次,都被打退了回来。因为二营长发现一个问题,就算是花代价冲到大院子门口,也是狗咬刺猬没地方下嘴!进不了大院子!

王团长跟随二营行动的。他听到二营长的汇报之后,他想起李骥的叮嘱“如果遇到鬼子的火力点,就来叫一声!”

王团长喊道:“二营长,你派营副去请李司令来一下!”

不等二营副跑几步,李骥就带着狙击组、机枪组、炮兵组以及李亚楠等人赶来了。只留殷大缸带着十个步枪兵和两挺轻机枪协助锅军一个排守护着北门。

李骥来到大院子外围一“看”,鬼子占据着大院子两翼的碉楼。围墙上也有一些鬼子在射击!

李骥心里有数了!他对那营副说:“鬼子的火力点,我们来打掉。等我们炸开了大院子的门,你们吹冲锋号,我们就停止炮击!”

那营副立刻下去布置去了!

李骥主要想将这个营副支走,不让他看见自己扔手雷的事,这件事只要透露给鬼子了,自己的生命遭受的威胁就大了!

李骥喊道:“严福佑,你扫射围墙上的鬼子。炮兵,重点轰大门!亚楠,你自由攻击!各狙击手,看到鬼子围墙上的枪口火焰,就干掉他们!明白了吗?”

“明白了!”大家齐声回答。

严福佑将重机枪架在两百米外一座碉楼上。

炮兵测量了距离,将火炮架设在一个巷子里。

狙击手都潜伏在地主大院子前一百米左右。

看到大家准备好之后,李骥掏出四颗手雷,首先拔掉一颗手雷的保险销,在前面的墙上磕了一下,朝着一座碉楼上扔了过去!

~~

【感谢书友“zx69”的推荐票!】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滕王婿
滕王婿
一袭白衣恰似雪,青丝垂海抚流云。蓬莱自有异世客,孤影流离锁万疆。分崩离析千载的蓬莱大陆,不知战场多少铁甲裹枯骨。诸国帝皇;飞鸟尽,良弓藏。美人肩,醉迷金。这一切,直到一名流落异世,只求归家青年的到来,方才改变……………穆长川叹道:“你不明白!我的命运,自上了那条花船就由不得我做主了!”
徐圣僧
秘战风云
秘战风云
古往今来无不珍惜生命者,然近代中国积贫积弱,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重回那个战乱动荡的年代,山河破碎,民族危亡,应当如何直面这段真实而又残酷的历史?希望看过本书的各位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谨以此书献给那些奋斗在隐秘战线上的英雄。
陛下的小鱼干
逍遥小姑爷
逍遥小姑爷
一觉醒来穿成乞丐,怀里还抱着个小孩喊他爹?衣不附体,食不果腹。眼看着自己就要作为第一个饿死的穿越者。李安只能凭借着演技……准备搞点钱。好巧不巧惹上了一个女土匪。非要绑了他回寨子里当压寨丈夫。然后…寨子里的土匪发现,他们的姑爷有点夸张……
人间当第一
三国之九原虓虎
三国之九原虓虎
三国,这是最好的时代,同样也是最坏的时代。重生为三国第一猛将吕布,三姓家奴的骂名从此改写。赤兔马去哪了?不好意思,改换踏雪乌骓了!方天画戟怎么不用了?见笑了,我有天龙破城戟!问我用的是什么弓?这弓叫啥来着?奥,想起来了,叫灵宝弓!重而为人,快意人生!旌旗所指,刀锋所向!马蹄所至,皆为汉土!PS:系统文,不喜勿入。书友群:625333077。
苍山浅陌
三国之负天下
三国之负天下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魏王曹操薨于洛阳。一道孤魂,自此开始,在华夏大地上游荡了数百载。他看到了洛水之誓,看到了三家归晋,看到了五胡乱华。他不是没有想过力挽天倾,但他只是一道孤魂。这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回到了熹平三年的那个早晨。望着下方熹微晨光中那垂垂迟暮却依旧难掩繁华的帝都洛阳,他愣了半响。背负青天往下看,都是人间城郭。洛阳城中,一名二十余岁的青年,大梦初醒。
一而再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