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狼公孙

第一百一十七章 长安(一)

八月秋日已立,树叶响起风的声音,哗哗作响,巨大的营地盘桓在西凉与长安之间,斑斑点点的篝火旁边,走过的身影,盘坐的身影用石头打磨着刀刃。角落不起眼的一顶帐篷燃着昏黄的烛火,投出的人影起身掀开帐帘走了出来,静静立在那里,神情肃穆望着头顶抚动的树枝。

修长的身影已是人到中年,才混居于牛辅军中,过去年少时,并不出名,却甚是聪慧,于人前善于自保藏拙,然而这次他不得不站了出来。

董公死在吕布与王允手里,他在军中其实难以察觉,得到消息后已为时已晚,那时就有了逃离此地的念头,然而西凉军的分崩离析很快将他卷入,携裹着逃亡而去,就在郭汜、李傕、牛辅等西凉将领商议各自逃亡时,有人想起了军中还有这位中年书生。

他叫贾诩,字文和。

哪怕贾诩在董卓还活着时,也并未直接参与过多少政事,然而实际上,他对于站在朝堂上的渴望并未衰减,如今又成乱臣身份,并非他所想,此时借着分崩离析的西凉军,或许还能自救。

“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还想弃众单行,一亭长便可将你们捉拿。不如曾大军尚在,军心可用之际,率众攻打长安,为董公报仇,若是城池拿下,可奉天子以征天下,若不成,再走不迟。”

营帐中,他便是这样与前来商议的众军西凉将领规划的步骤,出人意料的是郭汜、李傕等人也俱都同意放手一搏。这几天里,军队平凡的调动,召集当初溃退出长安的旧部在汇合,数量越发庞大起来。

望着晃动的树枝,他叹了一口气。

风吹过来时,带来人的脚步声,一名青年将军走过来,颇为礼貌的站在后面,学着他望着夜空,“天上有什么?”

“……城墙崩塌了。”

张绣偏偏头,“城墙?”他望着夜色的天空,并没有看到所谓的‘城墙’。视线垂下,背对他的那修长背影,不知道心里到底在想什么,或许只有他自己才能明白。

“……崩塌了……”

贾诩又重复了一句,宛如恶魔在黑暗里低声呢喃。

……

霸陵,已至深夜。

地面发出震动,远远近近轰鸣过来,地上浮沉颤抖的扬起来时,无数战马的身影迈动马蹄践踏而过,举着的火把犹如一条火龙朝东面四十多里外的新丰横扫而去,后方又有步卒兵甲齐备,紧跟在后,旌旗林立。

随后队伍中有两骑分别出来,相对拱手:“文才此去新丰,你我互为犄角当定力相助。”

“徐将军切莫再说,此去定当击溃来犯贼将,你我二人现已是朝廷兵马,定当戮力相助,告辞!”

身形敦实,个子颇矮的将领拱手一别,便是扯过缰绳,带领麾下从这里分别而去。附近,有人独骑过来,望着远去的队伍,低声道:“胡轸出生西凉望族,董公尚在时,地位居于你之上,如今投降王允,与你齐平,心中定然是不服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之先锋廖化
三国之先锋廖化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歇后语有两层意思,一是蜀汉后期人才凋敝;二是廖化能力平平。然而廖化真是一个平庸之辈吗?人们对三国的了解大多来自《三国演义》,那个时代群英荟萃、名将云集,区区六十万字的小说确实很难面面俱到。所以很多时候廖化的出场都只是简单的露个脸,甚至露脸只是为了衬托别人的光辉,如在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而真正的廖化却躲在历史的迷雾里,你可曾知道“千里走单骑”的不只有忠义化身的关二爷,还
铁皮共和国
大唐医王
大唐医王
一个现代医师回到贞观年间,他能做些什么?如果他正好还成为了李渊的儿子,李世民的弟弟呢?李元嘉,大唐医王。
草席
我满脑子都是历史典籍
我满脑子都是历史典籍
【签约合同已经送出,可放心投资】白明哲:“虽然我不会物理化,但是,我读过一本书,它叫《天工开物》;虽然我不会行军打仗,但是我读过一本书,它叫《孙子兵法》;虽然我摸不准周围人的性格,但是我读过几本书,它们合称‘二十四史’,哦,对了,我九岁时候还默写过《资治通鉴》……”这是一个历史理论文献世家传人,跑到汉武帝时期的故事。
黄衣风中驻
大秦最强炼气士
大秦最强炼气士
魂穿大秦,成为嬴政兄长,仙法昌隆,儒道治国,看着这魔改版大秦,嬴质泪流满面,而万族林立,人族渺小式微,看嬴质护道人皇,带领人族,一统九州……
忒煞情多
女尊三国之开局就是貂蝉
女尊三国之开局就是貂蝉
求问,开局成貂蝉,董卓现在准备搞我,应该怎么办?
咸菜配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