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球杨斌胜在两点,首先杨斌有着强烈的求胜欲望,在被动的情况下依然打出让对手难受的角度,其次,陆远原追求技术的完美,在杨斌重杀的情况下依旧选择了难度高的回球动作。两个人的心里想法是类似的,但上帝站着了杨斌这边。
比分来到了21平。陆远原用手擦了擦额头的汗,杨斌和裁判则换了一个羽毛球。
这个时候换球也是一种战术。换了球后,球的手感和刚才用过的球是手感不一样的。这时候运动员回击便容易出界或下网。从换球这个细节也可以看出,杨斌也是认真对待比赛的每一分的。果不其然,杨斌发了一个质量极高的短球。这个短球让陆远原有点纠结。他如果想挑个落点好的后场,新球很容易出界。但是他如果回网前,则容易被杨斌抓住扑球机会。最终陆远原选择回了一个难以回击的中场平快球。可是杨斌敏锐地抓到了球的最高点一个点杀,陆远原再挑一个中后场高球(这时候他挑大底线的话,因为是新球,很容易出界),被杨斌杀反手杀死。
22:21,杨斌领先。杨斌捡起球,用手缕了缕羽毛球的毛片。然后继续发了一个中路短球,这次他发的球落点稍长。这样陆远原不容易快速回击。陆远原平扑正手,杨斌果断地在正手位用反手一个减力轻推直线,球飞速地落到陆远原反手位一个很难接的位置。陆远原反手起高球,杨斌接着跳杀直线,将陆远原杀死。
最终这局比赛,以23:21被杨斌拿下。客观地说,杨斌拿下这局比赛是有意外因素的,就是在后两个球的回合中,杨斌充分利用了陆远原使用新球不敢过分发力的弊端,抓住机会进攻得分。
俩人对细节的控制,心理的把握和技术的追求,都如同这个比分,不分伯仲。
可以料想,接下来最关键的第三局,陆远原绝对不会给杨斌这种可利用的机会。第三局应该是杨斌的一场苦战。
“这局你打的不错。”陆远原在休息的时候一边喝水一边对杨斌说。杨斌哼了一声:“第三局我会打的更不错。”
“那我很期待呢。”陆远原笑眯眯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