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是特种兵开始觉醒

第七十四章 壮怀激烈

再往里面走,既可以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那里,看着一面墙壁上的二十多张照片和一面写着‘八一’的军旗。

狼牙特种大队的大队长,何志军。

听到脚步声传来,何大队缓缓地转过了身,看向了唐文和庄焱。

当何大队看到唐文的时候,明显愣了一下,因为他收到的消息只有庄焱一个人不愿意加入狼牙特种大队,没想到唐文也跟着来了。

“为什么不当我的兵?!”

何大队看着庄焱,沉声问道。

庄焱动了动嘴唇,没有说话。

“自从军区成立特种大队以来,你是第一个,以列兵的身份来受训,并且通过全部考试而获得入队资格,但却自愿放弃成为特种大队队员资格的,告诉我为什么?”

何大队盯着庄焱的眼睛,有些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庄焱没有说话,可是明显已经动容。

“你是为了陈排?苗连?还是你的报复心理?你知道你的陈排和苗连,他们是为了什么吗?”

“你把他们当成兄弟,我也跟你讲讲我的兄弟...”

何大队说着,指着挂在军旗边的那一排排的照片,接着开口。

“你看一看,左手边第一张照片,我的兄弟张小海,牺牲时只有三十四岁,他是我狼牙侦察大队特侦一连的连长,牺牲时他的孩子只有十一岁,他的妻子常年卧病在床,这些年和他六十岁的母亲一直在靠着糊火柴盒和烈士的抚恤金在度日...”

第二排左边数第三个,梁山,我的老部下,牺牲时二十四岁,是我的一排长,有一次在战斗当中,他为了掩护战友们撤退,一个人吸引了俩百多个敌人,子弹打光了就用刺刀,用牙齿,最后拉响了胸前的光荣弹和敌人同归于尽了...”

“还有余利鹤,也是我的兵,他为了排除前方的地.雷,竟然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自己的战友趟出一条血路!他牺牲的时候只有十七岁!”

“这满屋子全是我的弟兄,有牺牲在战场的,有在训练中牺牲的,还有在抗洪抢险当中为了救老百姓的一只绵羊被洪峰卷走的!为了救老百姓的一只绵羊,我的一个兵!就没了!他才二十一岁!连对象都没谈过!”

“你知道他们这些...这些人为了什么?!你连这个都不知道你还好意思称自己是一条好汉?!好意思说自己是一个侦察兵?!说话呀!”

何大队瞪着庄焱,情绪越来越变得有些激动。

庄焱眼眶通红,嘴唇哆嗦,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我告诉你为了什么!他们为了这个!为了这面旗帜!你以为它单纯是一面军旗吗?他是军人的职责,军人的信仰,军人的荣誉!你连这些都不知道,你还好意思说陈排和苗连是你的好兄弟?!”

“你现在就告诉墙上的这些人,说你不愿意和他们成为兄弟,说你不稀罕特种部队!你满脑子都是侦察连带那几十个弟兄,你告诉他们,除了侦察连的几十号人,他们这些人不配做你的兄弟!你说呀!”

“你以为你刺痛的是我吗?不是!是他们!是军人的荣誉,是军人的尊严,军人的信仰!你知道我们为什么叫狼牙?这个称号是敌人叫出来的!敌人为什么这么叫?那是因为我们准!我们狠!我们的兄弟不怕死!我们的兄弟敢去死!可你居然说你不稀罕这一切?!”

何大队瞪着庄焱,情绪激动的嘶吼着。

庄焱早已经动容,一滴滴眼泪顺着脸颊缓缓滚过,带着满脸的悔恨和自责。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死去的女友联系我,带我制霸古代
死去的女友联系我,带我制霸古代
克死多任女友的大龄青年不敢恋爱了,想孤独终老。只是死去的女友联系他,是怎么回事?还说什么穿越古代,需要支援?他随便帮点小忙,竟然得到了海量奖励。既然这样,那就和女友一起制霸古代吧!
金达旺
红楼擎天柱
红楼擎天柱
演员秦钟穿越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红楼梦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贾政是当今皇上,贾珠是东宫太子,贾探春是流落民间的庶公主。虽说世界不同,但众裙钗依旧有着各自不同的悲惨境遇,皇室之间,朝堂之上,江湖之远均日夜上演着各自的明争暗斗。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我秦钟就要做这擎天白玉柱,架海的紫金梁。
大冲若盈
神话版三国:我是武将,不搞科技
神话版三国:我是武将,不搞科技
荀染:这啥情况啊,不对啊,怎么可能会爆炸?我明明推导过好几次啊?陈曦:怎么搞的,你经费没了....吕布:......甘宁:......这是一个科技改边神三的世界,科技之光必定将普照全球!PS:老作者,更新和质量有保障PS+1:作者对于历史不是很好,若有可以修改提建议的请加群QQ:612931251
墓尾野花
监国太子
监国太子
姜堰一朝穿越成大夏东宫太子,却因怀疑谋杀皇后嫡子被禁足东宫。此时皇帝病危,后宫皇后虎视眈眈,朝廷内阁首辅把持大权。外面黄河水患,民不聊生,北有匈奴,劫掠边境。开局天糊!必须得破局!破局第一步,给自己下毒!
辰海
大明:我父皇是朱元璋
大明:我父皇是朱元璋
这里是洪武十二年,离胡惟庸案只剩下几个月,无数人头即将落地。千年丞相制度也即将发生改变。而我史上最稳太子,上被皇帝爱戴,下被文武百官推崇。朱标:“我是仁厚,可不是仁慈。”朱元璋:“只要吾儿喜欢,这天下随他折腾。”今日便让世人看看,这个仁宗不太仁。《没有系统,传统历史,已有百万字经验,可放心观读。》
传统历史小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