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崛起

第一百零五章 龟符奉宸(一)1/5

=()=>

大弥勒寺坐落于昌平城东,与和平寺相互辉映。。

武则天假托自己是弥勒转世,得大弥勒经在全国各地修建佛寺,昌平县也不能免俗。

事实上,不止是昌平,整个幽州境内,几乎所有县城都修建有弥勒寺。

昨夜一场小雨,枫红叶落,狼藉一片。

走进大弥勒寺的山门,沿着一条湿涔涔,满眼枫红的曲折幽径而行,尽头处就是塔林所在。

不过,大弥勒寺毕竟比不得那些古老寺院历史悠久。

似嵩山的少林寺,赵州的宝林禅寺,都建有佛塔浮屠,是因为曾有无数道德高僧驻足修行,并在那里圆寂。而昌平的弥勒寺,满打满算建成不会超过十年。加之幽州是苦寒之地,少有高僧前来。早些年,弥勒寺倒是来过一个法师在此修行。

那法师的来历不小,法号玄硕,据说是玄奘法师的师弟。

只是,他在弥勒寺修行了两年,然后就离开昌平,如今也不知在那处仙山里修行。

玄硕法师离开之后,弥勒寺的香火也冷清许多。

当然了,若是和虎谷山上的小弥勒寺相比,这大弥勒寺的香火倒是可以堪称鼎盛。

辰时,阳光普照。

不过气温很冷,即便阳光照射在身上,也感受不到多少暖意。

杨守文身着一袭白木棉布做的长袍,足下蹬着一双皮靴,腰系狮子吞口的腰带,迈步走进塔林。此时,塔林中冷冷清清,几乎看不到有什么人。几座浮屠佛塔孤零零坐落在这里,透着一丝丝庄重的气息。看样子,李元芳人应该还没有到。

他也不着急,而是漫步在塔林中,感受中那一丝丝庄重的佛家气韵。

在一座佛塔前停下脚步,杨守文抬起头。仰望佛塔……待一千五百年后,这弥勒寺还会存在吗?反正在杨守文的记忆之中,他是不记得帝都有这么一方景致。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杨守文忍不住发出一声叹息,正要转身离开,却听到身后传来了一个清雅的声音。

“杨守文,弘农杨家子。忠壮公之后。

生于永隆二年三月十六,母荥阳郑家女郑熙雯。父杨承烈,十八岁曾在圣前斩黄斑,因而得圣人青睐入奉宸卫,赐千牛刀。二十二岁以战功而入备身,后徙均州折冲府,拜果毅校尉。垂拱元年,杨承烈突然自均州挂印辞官,返还弘农。

此后,杨承烈下落不明。而弘农杨家族谱之中,关于杨承烈的记录也一同消失。”

李元芳一袭青袍,站在距离杨守文约十四五步的地方,正目光灼灼打量他。

也许是刚才太入神了,以至于李元芳来到身后,杨守文都没有觉察。只是,杨守文有点发懵!李元芳刚才说的。分明就是他的家世。说实话,杨守文只知道自己的父亲是出身弘农杨家,母亲是郑家之女外,对自己的身世还真不是太了解。

景武公是谁?

杨守文脸上露出愕然之色,但旋即一闪即逝。

他轻声道:“大将军看样子对我父子还真关心,竟然在这么快就打听到我家的来历。”

“快吗?”

李元芳笑道:“我可是花费了很大功夫。才弄清楚了你一家的来历。

如果不是你父自承出身奉宸,说不定我还无从下手。不过他既然说了,那我想要查出来就非常容易。只是我不太明白,当年你父有大好前程,为何会跑来昌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1642
大明1642
视野中的人们麻木、绝望,他们眼眶塌陷,骨瘦如柴,早早没了人形。他们行走在荒凉的大地上,枯木残阳是最后的背景,这是天地给他们的唯一悲鸣。崇祯十五年,辽东战局彻底溃烂,中原流贼起势已成定局。卑贱者如同草芥,肉食者侵吞天下。江越只想活,再带几个不...
姐妹你苏菲掉啦
红楼之娇妻美眷
红楼之娇妻美眷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红楼世界,闯进了个人。一众薄命司的姐妹们还会薄命吗?本文为翻转类,很多事依据判词所写,但是结局却是不同。喜欢解读红楼的书友可以一起探讨!
叶笑风
带着三国宝物闯水浒
带着三国宝物闯水浒
水浒108好汉,最后却以一场悲剧告终,何其憾也?叶灵带着一张三国的宝物图鉴来到这里,将无耻的宋江一脚踢飞,带领其余好汉逆天改命,驱除鞑虏,恢复汉人荣耀!(里面有许多三国宝物,喜欢《三国志》和《曹操传》的朋友们不要放过哦^_^)
异次元之门
医将婿
医将婿
【不想当将军的医生不是个好女婿】隋末唐初,王世充篡权夺位占领洛阳城建立郑国,朝廷内外,人心涣散,李唐大军一旦打来,洛阳城必将被困而沦为死城,遭殃的终究还是百姓。中秋夜,一位现代无国界战地医生穿越到这里,凭借医术和智谋布下了一个局,拯救了一座城。开启了‘苍生大医’的逍遥生活。(PS:洛阳,是一座饱经风霜的古城,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这里有世界第一部病因证候学巨著,也开创了世界上最早的官办医学教育体系,
二爷的烟袋
葬唐孤王
葬唐孤王
唐晚期,牛李朋党相争,宦官当政,藩镇割据;李炎突然到来,成了未来的三武灭佛皇帝——唐武宗;且看李炎如何在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年代步步为营;又如何控宦官,斗朝官,平藩镇。
流连山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