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448章 百姓不卖粮

乾清宫内坐着一个人,站着一个人,跪着一个人。 坐着的是崇祯,站着的是王承恩,跪在地上的是高起潜。 看着一脸卑微的高起潜,崇祯突然笑了。 高起潜先是一惊,随后心如死灰。 他觉得自己马上就要死了。 就在高起潜胡思乱想的时候,崇祯发话了:“高起潜,你觉得朕会相信你是幕后凶手吗” 这句话不但把高起潜问愣了,王承恩也愣了。 “不错,朕起初确实怀疑过你,但是朕左思右想后觉得你没有作案动机。”崇祯接着说道。 王承恩率先反应过来,他低声提醒崇祯:“皇爷,小顺子他们已经被杀了。如果高起潜不是幕后凶手的话,再想查凶手可就难了。” 崇祯冷冷一笑:“凶手是查不出来的。” 王承恩和高起潜同时愣在原地,不知道崇祯何出此言。 崇祯这么说是有道理的。 明末有三大案,分别是梃击案,红丸案和移宫案。 梃击案的幕后凶手始终是个谜,红丸案的更是蹊跷。 只有最后一件移宫案是摆在明面上的案子,没什么隐情。 当时那么大的案子都没查出结果来,区区一个侍膳太监被杀,更查不出什么。 他之所以让王之心大张旗鼓的抓凶手,目的就是告诉凶手他找到了“凶手”。 只有这样才能让凶手放下戒心,露出破绽。 不过这些话他不能说出来。 “高起潜。”崇祯盯着他说道。 高起潜浑身一震,“奴婢在。” “朕知道你不是幕后凶手,但事已至此,你必须受到牵连。” 高起潜何等聪明,立刻猜到了崇祯的本意。 这个罪名他先担着,等风头过去了再说。 他跪在地上磕了一个头:“陛下,奴婢愿接受惩罚。” “好,立刻收拾一下去凤阳守皇陵。到了凤阳后什么都不许说,记住了吗” 听到这个结果后高起潜松了口气:“奴婢铭记在心,谢陛下不杀之恩。”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崇祯只做了两件事。 次日早朝,在宣布吕大器大胜的消息后,满朝文武同时笑了起来。 这场仗的重要程度不亚于北京保卫战。 如果吕大器败了,好不容易有些稳定的南方将再次乱作一团。 其实崇祯早就猜到了凤阳之战的结果。 凤阳之战理论上是不会败的。 战争只是政治的延续,利益才是战争的根源。 南京各方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受损,会尽可能的配合吕大器,而不是给他拆台。 因为吕大器兵败会让他们所有人的利益受损。 勋贵也好,东林党也罢,他们的财富全都聚集在南京附近。 兵败的结果就是李自成南下逼近南京,他们要么死守,要么逃跑。 没有人愿意看到这个结果。 所以吕大器在出兵时内部意见出奇的统一,就是两个字:支持,支持,还是他妈的支持。 但是接下来的战事就不好说了。 战争的本质是利益,对外如此,对内亦是如此。 战争打的时间越长,需要的兵力,物资,军饷就越多。 募兵,采买物资,发放军饷都需要人去做,这些人分属各个不同的利益集团。 快速结束战争会让有些人利益受损,所以这注定是一场漫长的战争。 不过也有人希望快速结束战争,无论他们出于什么目的,对朝廷来讲都是好人。 “陛下,臣听闻秦良玉已朝武关方向进兵,李闯贼肯定会绕后偷袭,还望朝廷发公文提醒。”兵部侍郎王家彦出班说道。 “李闯贼后有追兵,肯定不敢绕后偷袭秦良玉,还是让她放心进兵吧。只有攻下武关才能迫使李闯贼回兵关中,如此中原战事才能得到缓解。”另一个官员说道。 崇祯没有采纳任何人的意见,而是给秦良玉去了一封嘉奖信。 让她自行给将士们发赏银,不够话跟朝廷说。 “陛下,”户部尚书方岳贡站了出来:“今年夏粮已经开始收获,据北直隶各地反应收成还不错,许多百姓留足口粮后还能剩下不少余粮。不过由于没有赋税的压力,百姓们都不愿卖粮。” 崇祯皱着眉头问:“也就是说,今年筹备粮草有困难” “是这样的陛下。”方岳贡老实回答。 他的回答并没有让崇祯有太多意外。 只有挨过饿之后才知道粮食有多么宝贵。 此前北直隶连续遭遇旱灾,鼠疫,粮食减产十分严重。 百姓们基本都挨过饿。 之前卖粮食是为了缴纳赋税。 现在没了赋税压力,他们会把粮食死死攥在手里,以应对可能到来的灾害。 在他们眼里,粮食和命一样重要。 其实只有崇祯知道,大灾年缺的不是粮食,而是良心。 局部缺粮确实存在,但总体来说粮食是够吃的。 大部分时间缺粮食都是人为造成的。 例如有钱的有权的囤积居奇 就像几百年之后的某个时间段缺药一样,都是人为因素。 看着一脸愁容的方岳贡,崇祯也犯起了难。 农民不卖粮,朝廷就买不到粮食,边军就没饭吃。 没饭吃就没法打仗 这种连锁反应是致命的。 “诸位有良策吗”崇祯看向在场的大臣。 有人站出来说道:“臣以为应该尽快恢复征收赋税,只有这样才能迫使百姓卖粮。” “胡闹,陛下一言九鼎,免除赋税是爱民之举,怎能半途而废”有人反驳。 “那你说怎么办总不能强买吧” “事已至此只能这么做了,给地方官员摊派任务,他们肯定有办法。” 众人议论起来。 崇祯在心里叹了口气,对大明朝地方官员的遭遇表示同情。 这也是京官与地方官矛盾的由来。 制定政策的京官开口一张嘴,下面的地方官能跑断腿。 “陛下,臣有话要说”李邦华忍不住站了出来。 事关边军粮草,国之大事,不能不管。 满朝文武见李邦华站了出来,纷纷停止议论,看向这位七旬老叟。 崇祯有些欣慰:“李阁老请讲。” 文網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 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 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更新,第448章百姓不卖粮免费阅读。:2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一朝魂穿,李逸竟然成为了一名宫内的假太监!意外之下,他撞破皇帝女儿身,从此,扶摇而上,平步青云!
三三木头
枭雄镇山河
枭雄镇山河
从活一次能做什么?想让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来了兵灾。想让对自己好的人活的好点,那些贪婪的人不肯!怎么办?打倒他们
红色疯子
沙土窝
沙土窝
翔实讲述农村生活的小说。有代农村生活情怀的读者慎入,怕你产生共鸣,哭湿枕巾。
沙土窝
明末红衫军
明末红衫军
明朝末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而华夏大地群雄并起,是一个改朝换代的大时代。颓势的大明王朝面对着各种困难,一点招架的余地也没有,只是在大踏步走向灭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1世纪新一代施工员张元彪意外穿越,三观奇正的大好青年从流民乞丐做起,能否在这乱世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再造一华夏盛世。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个不开后宫,缺乏爽文的张元彪如何表现。
迷人的贾老板
明末豪门
明末豪门
明朝末年,时局昏暗,民不聊生,老朱家靠不住,闯王这个清朝快递员更加不靠谱,而投靠清廷的汉人,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既然如此,那就只能靠自己了!
小木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