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149章 袁继咸与吕大器

“王承恩,宣李阁老觐见。”崇祯没有立刻下达抓捕命令,而是打算先把这件事告诉李邦华。 “遵旨。” 王承恩走后,崇祯想了想对李若琏说道:“朕和你商量件事,如何” 李若琏受宠若惊的跪地:“臣不敢当,陛下直接吩咐即可。” “李阁老是当朝首辅,又是兵部尚书金之俊任兵部侍郎一职,是李阁老的手下。” “金之俊投敌卖国的事一旦宣扬出去,李阁老必定会背上治下不严,失职失察的罪名,朕虽然可以保他平安无事,但终究有损李阁老的威名。” “这不是朕想看到的局面。” “所以朕打算让你把这件天大的功劳让给李阁老,好使他将功抵过如何” 李若琏跪在地上怔了怔,犹豫片刻后领旨。 看着李若琏的表现,崇祯满意的点点头。这位大明锦衣卫都指挥使果然是深明大义之人,这份天大的功劳说让就让,换做别人绝对不可能的事。 锦衣卫的差事交给他就对了。 “稍后去内帑领一万两银子,算是朕对你的补偿。”崇祯恩威并施道。 “多谢陛下圣意,臣臣那里还有很多银子,不缺钱。”李若琏激动的差点哭了。 锦衣卫是皇帝的私军,皇帝想怎么样便怎样,别说功劳让给别人,就是让他背黑锅他也不会有任何怨言。 而眼前这位大明天子,不但用商量的语气和他说这件事,甚至打算用钱买这份功劳。 在那一刻,他有种与皇帝平视的感觉。 惶恐,简直惶恐。 “这是朕赏给你的,莫要推脱。再说有了这些银子你也可以让家人过过好日子,同时不被那些言官弹劾。”崇祯的话不容置疑。 李若琏无奈领命,随后站在一旁等待李邦华。 李邦华进门后先是一愣,隐约间猜到了结果。 “李邦华参见陛下” 不用崇祯吩咐,李若琏就把金之俊等人投敌卖国的行为说了出来。 李邦华听后震惊的倒退好几步,如果没有王承恩的搀扶肯定会摔倒在地。他万万没想到,在衙门里任劳任怨的金之俊竟然会做出这种行为。 “李指挥使,可可有证据” “有杨汝成的证词。” “哎”李邦华气的顿足捶胸,紧接着他想到自己也有罪,急忙想崇祯请罪:“臣治下不严,请陛下治罪。” “此时与阁老无关,你没有罪,而且李若琏主要把这份功劳让给你,好使你将功抵过。” 此话一出,李若琏诧异的看向崇祯。 李邦华看到李若琏的表现后顿时明白了事情原委,他先是朝李若琏深施一礼,随后向崇祯跪地谢恩。 “锦衣卫拿人,李阁老组织三法司会审,决不能放一个坏人,也不能冤枉一个好人,这是朕的原则” “遵旨”二人领旨后离开乾清宫。 等所有人离开后,崇祯再次打开大明地图,看着湖广和四川两地,沉默良久。 是夜,九江府一个房间里灯火通明。 大明江西、湖广,安庆,应天总督袁继咸,和南京兵部右侍郎吕大器相对而坐。 二人看着眼前的圣旨呆呆发愣。 尤其是袁继咸,他以为自己看错了,再次问吕大器:“吕兄,我没看错吧陛下让我向左良玉借兵五万,如果不借就设计除掉他们父子” 半年前,他亲自前往芜湖劝说左良玉收复武昌。半年后朝廷一道圣旨就要他借兵,对方不借就除掉他们父子,简直不可思议 吕大器点点头,虽然没说话,但表情和袁继咸一样复杂。 崇祯十六年他任江、湖、安、应总督期间,与左良玉合并对抗张献忠,曾经的战友马上就要成为敌人。 令人唏嘘不已。 良久,吕大器说道:“圣旨里写的很明白,朝廷让他进京勤王,他左良玉先时候按年月拟定了一份出兵计划交给朝廷,等朝廷收到他的计划时已经将流贼击退了。” “兵贵神速的道理他左良玉不懂” “左良玉拥兵自重,拒不勤王,死罪中的死罪再加上他屡次抢夺漕运粮船和盐船,劫掠百姓,比流贼还流贼。” “尤其是武昌,张献忠攻陷武昌时左良玉号称二十万兵马,这些人一触即溃立刻逃往芜湖若不是袁兄你极力劝说,他左良玉岂会在张献忠离开武昌后反攻武昌” “所以说啊,他该死,而且”说到这,吕大器捋着下巴上的胡子目露凶光:“他必须死” 袁继咸一怔,随后不可知否的点点头。 他们都带兵打过仗,如果遇到敌人总是逃跑,时间久了这些兵会在心里形成一个习惯:逃跑。 战场上人员,装备都可以差,唯独气势不能差。 否则必败无疑。 左良玉哪怕有百万之众,跑习惯了也是乌合之众。 “那就按照圣旨的意思办” 袁继咸是接任吕大器的职位,二人正在进行手续交接,所以有些事还是商量着办。毕竟九江的兵都是吕大器的老部下,他袁继咸短时间内还用不熟。 “你敢违抗圣旨”吕大器似笑非笑。 “可是”袁继咸有些为难,“我到底是借兵,还是直接除掉他们呢圣旨上有两个选择。” 吕大器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而是给他分析目前的局势:“现在太子爷在南京,武昌下游是九江,九江下游是安庆,安庆下游可就是南京了” “一旦借兵不成,左良玉必定会起疑,如果他带兵顺江而下去往南京控制太子爷陛下的谋略可就都白费了。” 袁继咸听罢不再犹豫,拿出地图摆在面前的桌子上,与吕大器开始认真商议。 “不能带大部队去,左良玉生性多疑,一旦发现我们带兵前往武昌,肯定会有所准备。” “那怎么办总不能喊他出来单挑吧”单挑这个词春秋战国时就已经有了。 吕大器和袁继咸同时沉默了。 想杀一个戒心很重的人太难了,尤其是左良玉这种老家伙。 突然 吕大器一拍脑门,脸上的阴霾不在,取而代之的是笑容:“听闻太子爷带来一千多锦衣卫,都是京师的好手。”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 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 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更新,第149章袁继咸与吕大器免费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洪武元年,穿越而来的张异随自己的父亲,龙虎山天师张正常进京面圣,皇帝夺了龙虎山天师位,却以另外一个身份将预言过未来的张异留在京城。父亲抑郁而归,临走前求张异拿回龙虎山的天师位,却不曾想这个孩子未来,会彻底改变这个数百年的王朝。他当着皇帝面说朱家的官狗都不当,也用一张世界地图点燃过皇帝的野心,忽悠他将朱家的子孙送往全世界。他和太子交过心,也教过太子妃怎么生孩子。与刘伯温论过道,教衍圣公屠龙术,怎么屠
东鸭西楼
带着基地回大唐
带着基地回大唐
曾经的特战队长陆辰穿越了,带着一个战略物资仓库基地穿越的,穿越的还是唐朝,这不得大展拳脚一番,为后世打下偌大的基业?最主要的目的是给自己留下一个印记,最起码一千年后的队员能看见自己的坟!陆辰:“老程,这事能行!你信我的!”程咬金:“我信你个鬼,上次信你的,老子差点在黄金洲没回来!”陆辰:“我怎么听说你在黄金洲定居了?”程咬金:“我没有!别瞎说!不可能!俺老程不是那样的人!陛下,你要信我!”
阴影里的沉默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武德八年,玄武门之变还未发生。苏彦穿越成一介书生。本想以文安天下,何奈突厥来犯,手持利刃,纵马沙场。至此提笔乱文坛,挥剑斩乾坤。“系统,商量个事,能不能再给点东西?”“你也太不要脸了,都快满配了!”“额,咱们商量下。再强一丢丢行不行”
染不尽余温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徐子麟穿越大明,却成了山沟里的一个穷酸小县令,他不甘现状,利用十年时间把蓬莱县打造成了人间仙境。却不料在十周年县庆之际,朱棣突然到访.....“陛下你听我狡辩,我真的没想造反啊!”
零号硬币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苏辰穿越到大明洪武,开局就遇到了一个老愤青。老愤青刚开始,看不惯苏辰的一系列行为,哪怕吃个饭,也要逮着骂一顿。可骂着骂着,就感觉这老头子颇有军事头脑,一言一行是个领袖风范。而他的儿子,具备政治头脑,朝廷利弊他一眼洞穿。苏辰动心了,不计前嫌道:“老头子,你父子二人跟我混吧!我们一起造反,推翻老朱!”老愤青父子二人面面相觑。半年后,苏辰还未起兵,十万大军疾驰而来,将军看着老愤青,高呼道:“陛下,何故造
剑起六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