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113章 蓟州兵变

“刘都督功劳有三一是安全护送太子去天津登船入海;二是奉旨除掉拒不勤王的刘泽清,并率兵进京勤王;三是在通州击溃流贼,解了京师之围,功高至伟” “且刘都督乃孝纯皇后崇祯之母之侄,新乐侯刘文炳之弟,虽没有爵位,却也位列勋贵之中。” “所以臣提议由左都督刘文耀担任京营总督一职。” “臣附议” “臣也附议” 在内阁的带领下,满朝文武几乎全票通过。 但是也有例外。 右都御史房可壮,刑部右侍郎张忻,兵科给事中曾应麟,兵科给事中的陈名夏等人站在原地既不表达同意,也不表示反对。 崇祯静静的看着他们,猜到了这些人的想法。 想必这些人怕被治罪,索性在朝堂上佛系当差了。 崇祯心中冷笑,是狐狸早晚要露出尾巴的,他只需要等待即可。 “那就按诸位的意思办吧,左都督刘文耀兼任京营总督一职。” 刘文耀也不推辞,当即跪地领旨:“臣刘文耀领旨谢恩” “免礼平身京营总督的差事不好当,要让京营士兵在最短的时间内拥有与敌军精锐一战的能力。” “臣谨遵圣意” “既然京营总督有了人选,那么李阁老继续吧”崇祯表情平淡。 李邦华再次出班,拱手说到:“朝廷九边已失镇可守当务之急是在蓟州布置重兵,抵御流贼和建奴。” 李邦华的话刚说完,兵科给事中曾应麟忍不住了,他拱手问:“李阁老,你说的道理我们都懂,但钱从何来兵又从何来” “户部前些日子虽然有不少银子入库,但边军欠饷尚未补发,各地的军饷也都有亏钱,一旦把这些钱都花了,国库的那些钱怕是不够吧” “况且蓟州屡次兵变,不应在此驻军” 曾应麟自以为说的有理有据,所以语气十分不友善。 在他的认知里,朝廷现在满打满算也只有一千万两银子。其中养心殿后面挖出二百万两,成国公府上查抄几百万两,在离京的勋贵手里抢了几百万两,仅此而已 而且蓟州有过两次兵变,确实有不适合继续驻军的理由。 李邦华心中冷笑。 虽然他不知道内帑有多少钱,但国库存银超过了一千万两。 这些钱肯定够用。 实际上国库加内帑存银已经超过了两千万两,如果算是其他财物折银,总数逼近三千万两。 而且九边大军已丢八边,除非那些士兵投降,否则之前拖欠的饷银根本不用补发。 吴三桂那边欠饷不足一百五十万两,虽然不少,但也不多。 而且新招募士兵才多少钱 朝廷给士兵的钱主要包括两项,一是月粮,二是行粮。 月粮工资。 行粮出差补助。 边军去城四十里外才给口粮,而军镇腹地的官兵则不发口粮。因为腹地官兵不属于出差,所以不会发放行粮。 就算蓟州招募的士兵按照每人每月二两银子的标准,三万兵士一年也才消耗七十二万两银子。 对比辽东,这些钱根本不算什么。 李邦华眯着眼睛,悠悠说道:“钱的问题不劳曾大人费心了,国库不但有存银,而且很多。兵源的问题本官也考虑过,来源有三” “一,招募蓟州当地百姓二,调山海关总兵高第的守军;三是蓟辽总督王永吉王大人的关宁军。” “至于你说的蓟州屡次兵变,那些都属于人祸,与蓟州这个地方无关。” 朝堂之上,安静的有些可怕。 李邦华太敢说了,先不提他的兵源对策,但就蓟州兵变的言论,就触及到朝廷和皇帝的逆鳞。 他怎么敢的啊 众人一番对视后,最后将目光落到崇祯身上。 崇祯一脸平静的坐在龙椅上,开始回忆历史。 蓟州兵变 这是史书都不愿记载的事件,自此之后明军开始日落西山。 蓟州兵变对于大明的影响十分深远 第一次蓟州兵变是万历二十三年,明史记载两千多戚家军不满粮饷,兵变被杀。第二次是己巳之变时,驻守在蓟密永防线的十万大军成建制投降建奴。 第一次兵变并非戚家军不满粮饷,实际是朝廷内部斗争的延续。 万历二十年,时任戚家军主帅吴惟忠领兵奉命入朝抗倭。围攻平壤时朝廷承诺第一个攻上平壤城头的赏银五千两,朝鲜史册以及明史皆记载。 但首先登城的戚家军既没有领到赏银,还被欠饷。戚家军讨薪未成,被王保诱杀,冠以“兵变”的罪名。紧接着吴惟忠被罢黜,戚家军被遣返原籍。 戚家军真的兵变了吗 当然没有 究其根本是党争带来的恶果。 戚继光由于受到万历和张居正的信任,加之戚家军百战百胜,所以戚家军地位不断上升,成为明军的楷模军队。这引起了其他军队,尤其是辽东兵的不满。 张居正倒台后,依附于张居正的戚继光也遭到清算。万历年间的党争既没有节制也没有底线,作为张居正的人,戚继光不管能力如何,都要被清算出去。而戚继光一手锻造出的南兵,也背着同样的命运。 于是戚家军被迫落幕。 以严明的军纪、百战百胜的战绩闻名的戚家军惨遭友军屠杀,寒了多少人的心 至于第二次蓟州兵变是朝廷缺钱,崇祯力主裁汰蓟州、密云、永镇新军有兴趣的可以去查查,这是崇祯自掘坟墓的经典操作之一,部分被汰兵阴谋作乱,在八旗兵犯蓟之际乘机投敌。 李邦华把这两件事都归于人祸,可见他胆子是多么大。 “陛下,内阁首辅李邦华在朝堂上胡言乱语影射陛下,应该治他的罪”见崇祯沉默不语,刑部左侍郎张忻第一时间跳了出来。 趁他病,要他命这是张忻为官多年的经验 就算打不倒李邦华,也要在皇上心中种下一颗仇恨的种子。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 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 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更新,第113章蓟州兵变免费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假太监:从攻略恶毒皇妃开始
假太监:从攻略恶毒皇妃开始
穿越古代大楚王朝,开局被皇妃拿捏假太监身份。为了保住小命,萧辰一不做二不休,翻身农奴把歌唱。怎料反倒因此意外收服皇妃,从此一步一步爬到最高。敌国诗仙笑我大楚无人?快去寻萧公公!蛮族大将嘲讽我大楚将军手无缚鸡之力?再去寻萧公公!眼看这大楚天下没了自己也玩不转,萧辰索性也不想打工了。“陛下,你挪挪位,这里还是换我坐吧!”
汉唐风流
我在大唐有家商场
我在大唐有家商场
杨宇是一名二本大学的大四即将毕业生,同时还是一名富二代,在和同学拍完毕业照以后。就接到了来自自己老妈的电话,问他什么时候回家,她好和自己的老爹出去旅游,要他回去照看自家的商场。于是杨宇听从自家老妈的安排,回家照看自家的商场,让老两口出去旅游。然而意外发生了,在他在自家商场的一间休息室睡了一晚上以后,杨宇发现自己连带着自家的商场来到了大唐贞观元年,并且商场还发生了变化。于是杨宇打算当一个守着自家商场
爱吃五粮陈的荣成吉
大史记
大史记
历史纵横
烟楼唢呐
大宋:一统华夏从救岳飞开始
大宋:一统华夏从救岳飞开始
开局穿到宋高宗三岁儿子身上。当了十几年的苦逼太子,刚上任就面临宋金议和,岳飞生死的棘手问题。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有志青年,当然是要上奏父皇,斩小人,救忠臣了。前斩秦桧,后就被拥护为帝。看着指着他气得说不出一个字的昏君。赵旉:“父皇,您安心去吧。”至于剩下的天下残局。年少天子大手一挥,重用名将,科举选才!大宋军团重整待发,抗金灭辽!至于民生?农作物产量只增不减,航海的船只货满船仓!华夏一统,名载千古!
无悔这一生
风流少帝
风流少帝
一朝穿越架空王朝的傀儡皇帝。太后专政,帝位不保?妃子嚣张,宫女跋扈?李玄道表示没在怕的!孙子兵法安排上,直接搅乱朝堂。纯阳秘籍练起,直接成就最强躯体。统一霸业,这四个字,只有由他李玄道来写!
邂逅月光中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