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松花石砚可能也就几万块钱,但是前面加上一个“御”字,价格就可能翻上十倍甚至几十倍!
何仁先拿起了那方乾隆的松花石砚,只见石质纹理清晰,纹样简洁流畅,色泽青绿,打磨得一丝不苟,主要是形状特别规整,和他之前在博物馆看到过的一模一样。
这种制式的松花石砚,应该是乾隆时期宫廷造办处统一制作的御砚。
打开鉴宝眼一看,跟何仁猜测的一样,确实是乾隆御砚无疑,价格比刚才的顾二娘多子多福端砚还要高。
当何仁拿起另外一方康熙松花石砚时,他的眼睛瞪圆了。
这方砚,是长方形的,砚池微微隆起,高浮雕了一个灵芝池,池中还有层次分明的云纹。
这个可不一般,高浮雕指的是雕刻出来的图案和花纹要高出底面,也就意味着雕刻时会损耗很多材料,这些被削去的石材,足以再雕刻一方小型松花石砚了。
和传说中的迪拜刀法如出一辙……
要知道古代生产力低下,松花石极为难得,如此浪费……大多是皇家所为,也只有宫里,才能如此肆无忌惮地浪费材料,只为好看。
当然,只凭这一点,肯定无法确认这方松花石砚就是御制,让何仁确定的是砚背面的砚铭“以静为用,是以永年”。
这是康熙御书的砚铭,在好几个砚盒上都有发现。
当然,如果是这样,这方松花石砚也就值个七八十万,还不算特别贵。
最重要的是上面两个钤印,带“御铭”款识的松花石御砚非常稀少,存世的大概只有四五方。
而既有“康熙”,又有“御铭”款识的御砚,目前存世的只有两方,全在博物馆里呢。
又是双款识,又是康熙亲自写的砚铭,搞不好康熙还真用过这方砚台写字,只不过无法求证罢了。
见何仁跟魏瑞祥都把手里的砚台放到桌子上,姜老板才笑着问道,“二位,怎么样?”
魏瑞祥率先开口,“不错,一方康熙,一方乾隆,都是御砚。”
姜老板脸笑得跟菊花似的,又看向何仁,何仁微微点头,“姜老板,请个价吧?”
“乾隆的七十,康熙的一百,如何?”
何仁一怔,倒不是因为姜老板开的价格太高,而是太低了。
乾隆的倒是符合市场价,可康熙的那款,市面上根本没有见过第三方,而且其他两方都在博物馆里,物以稀为贵,这样的精品,保底可以卖一百五十万,上拍的话,二百万都有可能。
现在姜老板只要一百万,难道有诈?
这个价格的宝贝,鉴宝眼就没什么用了,不过以何仁背下来的知识,和他去博物馆参观时的记忆,这方砚台应该是真品。
瞟了一眼魏瑞祥,他也微微点头,何仁恍然大悟。
并不是砚台有问题,而是他们都没想到御砚之间也有差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