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第933章 暗查广王(2)

顶点回到宋朝当暴君! 第933章暗查广王(2) 赵洞庭借着单掌拍击水面的力道再度跃起,双足复又落到水面上,踏水回到回廊之内。 这一连串动作施展开来,可谓是极具观赏性了。说是如同仙人降世也并非不可。 咬钩的鱼还未脱钩,连带着被赵洞庭甩上回廊。 好条大青尾,怕是得有十余斤重。 赵洞庭只是鞋脚被打湿。 君天放站起身,感叹道:“皇上真是天纵之资啊……” 同时也很欣慰。 虽然赵洞庭是皇上,未必能将他传授的归元剑法和逍遥游发扬光大,但是以赵洞庭之天赋进境,这两项顶尖功法总算后继有人。 赵洞庭客气了句,“让前辈笑话了。朕对逍遥游、归元剑法都还要不少疑惑之处,还得请前辈指点才好。” 君天放自是点头,然后眼神却是悄然瞟向正在和颖儿交谈的韵景去。 赵洞庭会意,轻轻咳嗽了声,问道:“韵景姑娘,你可愿随君前辈前往靖州?” 韵景回过头,却是低眉沉默了好些时间。 她显然是并不愿意去靖州的。 君天放却不生气,只是露出些微笑容。 他和韵景在外流浪数年,对于这视作女儿的徒儿的心思,他又怎么可能不了解? 颖儿悄悄拉了拉韵景的裙摆。 韵景终于出声,道:“皇上,韵景想留在皇上身边为皇上侍剑,请皇上恩准。” 说罢便缓缓跪了下去。 赵洞庭微微愕然。 侍剑女官么? 他倒是没有想过韵景竟会有这个想法。 “请皇上成全了她吧!” 君天放也突然在旁边开口。 赵洞庭想到以前韵景说余生只为李元秀而活,又瞧瞧韵景脸上的坚毅之色,最终点了点头,“好吧!” 就这样,韵景留在赵洞庭身边,做了侍剑女官。 其后赵洞庭带两人到寝宫内用膳,又到武鼎堂带着君天放和洪无天等人相聚。 韵景手捧湛卢剑,始终跟在赵洞庭的后头。 往后半月有余。 赵洞庭除去在御书房和那些读书人编撰教科书以外,便大多数时间都是扎在武鼎堂内。 有君天放指点,他在归元剑法、逍遥游上所遇到不能融会贯通之处都得以突破。剑法、步法俱是有所精进。 赵洞庭在武道之路上越攀越高。 而后,君天放离开长沙,前往荆湖北路靖州而去。 有他守护,想必除去蜀中、元朝等国派遣出伪极境那等层次高手,不然谁也难以奈何张珏。 当然,纵是伪极境乃至极境,想来也没胆色敢到军营中去刺杀张珏。 大宋的神龙铳禁军可不是吃干饭的,这些年来累积的赫赫杀名,已经比元朝之前堪称所向披靡的铁骑还要更甚。 黄梅时节家家雨。 长沙城外水稻长势更是喜人。 在君天放刚刚离开长沙不久,自从年关以后便出宫而去的无名悄然回到了宫中。 他当初在雁羽营时往全国各地撒下耳目无数,如今虽然十余年过去,但大多数都还活着。 有的潦倒,但有的却是已经发家致富。 赵洞庭在御书房接见无名。 无名只说,这些人都仍会为他卖命。而他哪里来的底气,便是赵洞庭也不知道。 赵洞庭也没打算多问,只是说道:“以后就由前辈您负责武鼎堂暗阁,专司江湖消息打探以及……朕的秘密打探任务。” 他最后这几个字说得极为意味深长。 无名脸色却并没有什么变化,只是拱手,“臣无名领命。” 赵洞庭不再说话,低头在书案上写下几个字。 行笔如龙蛇。 几个字跃然于纸上。 赵洞庭书法功底在到得南宋数年以后,可谓是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这手字便是拿到那些民间大书法家们面前,那些书法家们怕也得说上几句颇得狂草之韵味。 而南宋历代皇帝所热衷青睐的瘦金体,却是被赵洞庭弃之不学。 瘦金体有骨有气,但终究是出自那人之手,赵洞庭心里少不得要评点一句只是虚有其表。 他将纸递到无名手中,又低声道:“此事,只有你知我知。” 无名打开手中宣纸,饶是以他心性,也不禁是露出些微惊色。 纸上只有四个字。 暗查广王。 这便是赵洞庭给暗阁的首个密令。 哪怕是此时伺候在御书房内,可谓是极得赵洞庭信任的朱海望、朱河琮两个小黄门,也没能得以知道这密令内容。 而要是知道,怕是瞬间就得冷汗涔涔。 这件事当真是牵扯太深了。 无名轻轻抬头打量赵洞庭的脸色,但是,却并未看出什么端倪来。 赵洞庭眼中并无什么杀气。 无名只想,大概皇上现在对广王只是有些不放心而已。如果真要捏着广王什么把柄,便不至于这般云淡风轻。 “臣领命。” 他又悄然低下头去,低声领命,催动内气,将手中宣纸化为齑粉。 赵洞庭低声又道:“此事只可暗查,不可走漏半点风声。若有消息,你亲自向朕汇报。” 无名轻轻点头,“臣知晓。” 以他当年在雁羽营任职的经历,自然能够预料得到这件事的严重性。 广王虽然只受封邕州等地,但他终究是这大宋现在唯一的亲王。 若是暗查广王的事情传出去,广王纵是没有异心,怕也会被皇上的疑心给逼得夜不能寐。到时候,或许会将这位广王殿下硬生生给逼反。 说完以后,无名又加上了句,“臣纵死,也绝不敢走路半点风声。” 赵洞庭轻轻点了点头。 心中却是在叹息。 他希望自己是捕风捉影,但是,做了这皇帝以后,却是有太多事情都身不由己了。 邕州不大,可是,却临近着大理啊…… 不多时后,无名离开皇宫以后,便又悄然离开了长沙城去。 赵洞庭坐回到龙榻上,很是苦恼揉了揉额头,对朱海望道:“让夫子们都过来吧!” 他光是想想编撰教科书这事就已是觉得头痛。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
三叔是刘邦
三叔是刘邦
两千年前,一个健身馆改变了大汉皇朝——一个热衷于打磨肌肉的黑道少年刘圣,穿越后,成为了汉高祖刘邦大哥的儿子、刘邦的亲侄子刘信。不出意外的话,他会成为后来的“羹颉侯”。“羹颉侯”是个戏谑、嘲讽式的封号。史书记载,刘邦在未发迹前,经常呼朋唤友去寡嫂家蹭饭,寡嫂不胜其烦,故意敲打锅底表示“羹尽”,意思是连汤都没有了。刘邦觉得很丢面子。当皇帝后,分封同姓诸侯,唯独不分亲哥哥的儿子刘信。经“太上皇”劝说,才
红掌清波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明朝末年,社会动荡,天灾人祸,十室九空。徐闲在徐达的强坑下,来到了大明。他将凭一己之力,救崇祯,挽民生,收台湾,占北美。凭借一众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力量,造战船,入深蓝,并世界。打造一个万邦来朝的大明帝国,更打造一个铸剑为犁的和平世界。“我要让日光照处,皆为大明土地!让月光撒落,全是大明公民!”
烟雨蓑翁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开局跟随刘备,以一手装逼大法混成蜀汉第一军师,灭东瀛,平漠北,渡北美,征南洋,铸就刘备一统天下,成千古一帝。吕布:太残暴了,想当年张元德在虎牢关一棍子把老子敲晕。张飞:俺四弟人中龙凤,独爱偷看村头王寡妇洗澡。关羽:论装比,关某仅排第二,我四弟天下无敌!赵云:军师,我必用坦克连踏平西方蛮夷之地?周瑜:元德,开航母去东瀛小国是不是有点过分?
雨夜独酌